1999年东港黑鲔鱼破万尾 2014年苦战还在71尾...

▲黑鲔鱼告急!你知道吗?(图/取自Greenpeace 绿色和平 (台湾网站)粉丝专页)

社群中心姚南宏/采访、整理

你知道今(2014)年黑鲔鱼季补获了几尾黑鲔鱼?答案可能比您想像得少!截至5月13日为止,答案是71尾!

绿色和平海洋专案主任颜宁15日向《ETtoday东森新闻云》表示,根据北太平洋鲔类国际科学委员会(ISC)研究,1952年到2011年间,太平洋黑鲔数量已经减少96.4%。东港黑鲔季捕捞量从2001年的6686尾,于2012年跌破新低仅剩505尾,减少了9成以上,当全球资源量减少时,台湾也难以置身事外。

东港渔会估计可能到6月底黑鲔季结束都无法突破500尾,2014年黑鲔季的捕捞量恐怕将再创新低。

▲东港黑鲔鱼每公斤单价逐年飙高,尾数逐年下降。(图/绿色和平提供)

Greenpeace 绿色和平 (台湾网站)脸书粉丝专页15日发出警讯,以「黑鲔告急,请分享这张图片」为题,除了告诉民众事情严重性,也呼吁渔业署应该要以渔业长远的发展为重,获得超过2千人分享、6千人按赞,显见不少网友意识到「一鲔知秋」的问题。

全文如下:

东港黑鲔季从四月底进行至今,仅捕到71尾,连渔会也预估今年捕捞量可能无法突破500。回想十几年前,黑鲔季捕捞量动辄万尾,真是令人担忧。绿色和平再次呼吁渔业署,应该要以渔业长远发展为重,制定永续的渔业政策。并应该推动以捕捞幼鱼为主的日本韩国墨西哥减少捕捞量,才能确保我们年年有鱼!

相较于环保团体的担忧,渔业署似乎显得老神在在,以2012年发表的新闻稿《我国所捕黑鲔资源稳定,民众可安心食用》来看,渔业署认为,屏东宜兰渔民所捕捞的是北太平洋黑鲔,与资源已过度捕捞的大西洋黑鲔或南方黑鲔完全是不同种群,北太平洋黑鲔为中西太平洋渔业委员会(WCPFC)管理鱼种,依据科学评估及管理建议,目前北太平洋黑鲔资源尚未过渔(过度捕鱼之意)。

渔业署认为,黑鲔鱼产量减少的主因为作业渔场限缩,另因油价高涨,为符合经营成本考量,过去以黑鲔为目标鱼种之渔船,均转往公海捕捞其他鱼类,例如鬼头刀、黄鳍鲔等,黑鲔仅为混获鱼种,因此捕捞黑鲔船数逐年减少。

71尾的数量相较2013年同期还少8尾,东港渔会评估,2014年产量除了不大可能突破5百尾,每公斤价格更高达1500元。

1999年东港曾捕获1万多尾黑鲔鱼,到了2013年产量仅705尾。东港渔会总干事林汉丑提出另一个数据,渔业署2014年规定全台开放660艘渔船登记捕捞黑鲔,却只有458艘愿意登记。

▲地方政府找来辣妹宣传东港黑鲔鱼季,但更辣的事实却被忽略了。(图/本报资料照片屏东县政府提供。)

绿色和平提醒民众,黑鲔捕捞量不断下降,每公斤单价却不断上升,当黑鲔鱼成为一般人越来越吃不起的珍馐,身为消费者的你我,其实可以扬弃一窝蜂的心态,用消费行为去改变环境与生活。

●延伸资料:黑鲔鱼依分布地区分为三类:太平洋黑鲔、大西洋黑鲔和南方黑鲔。黑鲔鱼的寿命可长至40岁,但在黑鲔鱼成长的各个阶段都面临捕捞的压力,从仅有数公斤重的幼龄黑鲔,到三四百公斤的成鱼都是各国渔民猎捕的对象。大部分的太平洋黑鲔鱼都是由日本渔夫捕获,捕捉黑鲔鱼的方法五花八门,有曳网、小型延绳钓定置网和竿钓;韩国和墨西哥也会用围网船捕捞,台湾近海渔民则是用小延绳钓船钓捕黑鲔。(资料来源:绿色和平组织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