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国文艺: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也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由中国文联组织编写的《2020中国艺术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近期发布。《报告》认为,2020年,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投身文艺抗疫、文艺助力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彰显了文艺鼓舞士气,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吹响了文化艺术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号角。
文艺抗疫成为年度特色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报告》指出,抗疫主题创作成为全民参与的大众文艺活动,非虚构文艺创作得到重要发展。
疫情初始阶段,文艺工作者和爱好者通过文字和影像等最迅捷的方式,记录医护工作者和志愿者的感人故事和普通百姓坚强乐观的防疫生活。专业创作者制作的电视和电影纪录片《生死金银潭》《武汉日夜》《中国医生战疫版》《人间世・抗疫特别节目》等,以朴素镜头记录真实事件。电视剧《在一起》以本年度诸多真实抗疫事件为素材,引发观众强烈情感共鸣。
摄影作为最迅捷和大众化的艺术手段,在艺术抗疫中表现突出。中国摄协组织的大型肖像摄影工作“为天使造像”,在短短66天时间里为全国驰援湖北的4.2万名医疗队员拍摄肖像,为中国战疫留下宝贵影像档案。
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联合全国各文艺家协会、各省级文联、产业文联创新开展“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网络文艺志愿服务,开展网络公益课堂在线直播等文艺志愿服务,产生广泛影响。尤其是联合方舱医院举办“方舱直播时间”活动慰问医务工作者,开创了文艺志愿服务活动新形式。
在舞台艺术领域出现大批抗疫主题作品。湖北省委宣传部、中国音协等推出的民族歌剧《天使日记》,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逆行》,中国国家话剧院出品的话剧《人民至上》等,从不同角度讲述疫情防控中的感人故事,塑造了众多具有代表性的抗疫英雄形象。江苏省演艺集团先后推出散曲版、昆曲版、京剧版《眷江城》备受好评。北京京西皮影传承人王熙组织创作的皮影动画短视频《孙悟空大战病毒妖》获得较好社会反响。
广大音乐人克服创作时间紧、录音条件有限等困难,创作了《坚信爱会赢》《大爱苍生》《爱的传递》《武汉伢》等一大批主题鲜明、感情真挚的原创公益歌曲,起到了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在特殊时期,许多魔术师拍摄了生平第一个视频作品,许多书法家、美术家第一次登上了短视频平台。
“云综艺”打破节目录制时空限制,爱奇艺“宅家”系列、优酷“好好”系列、腾讯视频《鹅宅好时光》等借助直播、面对面视频等为居家防疫的观众提供了精神食粮。
与“非典”和汶川地震时的主题创作相比,这次文艺抗疫呈现出文艺大众化趋势。借助新媒体,人人都能成为“文艺家”,激发了全民的文艺创作主体性和自觉性。
脱贫攻坚带动文艺扎根乡土
在脱贫攻坚中文艺发挥了重要作用。《报告》认为,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以脱贫攻坚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在书写乡村巨变和改革开放进程的创作中,深化了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提升了艺术表达水准。
2020年,中国在全球电影市场中率先复苏,国产电影成为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的绝对主力。数部扶贫主题电影以喜剧风格表现祖国山乡的巨变和人们的幸福生活,开辟了新的影像风格。影片《我和我的家乡》延续了《我和我的祖国》集锦式的段落结构,在轻喜剧风格中展现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实绩。《一点就到家》《秀美人生》《千顷澄碧的时代》通过青年创业者和基层干部的故事,展现新时代青年的担当。
电视剧《装台》描画出当代普通民众朴实坚忍、有情有义的品格,既表现出典型的时代风貌,又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大江大河2》《山海情》等都有相当高的艺术质量,反映出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较高水平。
戏剧领域,越剧《山海情深》将越剧同少数民族歌舞结合,讲述了上海设计师帮助贵州苗寨乡村发展竹编事业的故事。黄梅戏《鸭儿嫂》演绎的是农村女性在国家产业扶贫政策下勤劳致富、带动全村摆脱贫困的故事。歌剧《扶贫路上》、歌舞剧《大地颂歌》、音乐剧《在远方》、舞剧《大河之源》等脱贫攻坚题材歌舞音乐剧亦质量上乘,各具特色。
大型主题音乐会《小康之歌》协同全国多省区市音协和老中青音乐家,展现全面小康伟大成就。广大音乐工作者通过教育帮扶、演出下乡等方式,将音乐技艺和音乐作品带到脱贫攻坚一线。“以美扶智――中国美术馆脱贫攻坚美术作品展”等众多脱贫攻坚主题文艺展览在各个精准扶贫地区举行。“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以扶贫为主题,探索了书法艺术表现当代社会与当下生活的可能。
《报告》认为,从《我和我的家乡》到《山海情》,脱贫攻坚主题作品为主旋律艺术创作提供了一种地缘美学密码,浓郁的地方特色文化带给观众深刻的共情基础。如抗疫歌曲《武汉伢》用“黄鹤楼”“热干面”“江汉路”等武汉地域生活符号,表达武汉人民的坚忍乐观。《山海情》描摹出闽宁互助而产生的山海相依的地缘新根。
此外,“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与“中国民间工艺集成传承传播工程”取得突出进展。民间文艺工作者以“我们的节日”等系列活动持续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传统节日凝聚民族情感。
“线上”+“线下”成为艺术呈现常态
在疫情暂时阻断面对面人际沟通的情况下,互联网新媒介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
在影视领域,放映、发行和制作等环节的“互联网+”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放映上,“院转网”“先网后台”现象愈加流行。在发行制作上,“短视频+直播”的方式盛行。
在舞台艺术领域,线上成为演艺团体的重要阵地。各演艺团体将丰富的演出资源放于云端,供观众免费观看。如保利院线发动旗下剧场将拥有版权的节目推送到线上,包括话剧、戏曲、音乐等内容。国家大剧院的《线上大剧院》栏目,陆续播放1000多场“库存”演出实况。演艺集团和艺术家也将演出阵地转移到云端。
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大型博物馆纷纷推出在线数字展厅和线上展览。民营机构和平台也推出各类线上艺术展览。
线上线下结合成为展览新常态,为纪念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推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等三场精品展,共接待现场观众126.1万人次,线上观展约6.5亿人次。其中,“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是2020年古代书画领域影响最大的展览,多件苏轼书法名迹首次面世。
以网剧、短视频、网络电影等为代表的线上内容消费迎来“高光时刻”。网剧成为助推电视剧发展的“最大增量”。短视频与直播在文艺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基于个人化视角和真实经验的非虚构文艺典型形态。“短视频+”“直播+”成为2020年的新风景。
艺术创意产业在困境中发展
《报告》认为,中国文化产业与艺术市场率先“重启”,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坚实基础。
面对疫情冲击,国家各级政府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对文艺企业平稳渡过危机、提振文艺消费起到积极作用。根据相关数据,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年收入比上年增长2.2%。
在艺术品交易市场,线上交易吸引了更多年轻群体对艺术品的关注。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艺术拍卖尝试“云拍卖”,引入“直播”手段,丰富了艺术品交易业态。
文艺市场下沉更加充分。乡村文化项目在各地广泛出现,以乡村历史文化资源、创意生产要素为基础,激发乡村文艺市场的内生动力,促进乡村文旅发展,促使一二三产业融合。
社会美育普及工作提上日程
2020年,学校美育工作被纳入督导评估和考核体系。美术馆、展览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积极发挥社会美育功能。由中国美协美术教育委员会主办的“面向未来的美育之路”学术论坛,探讨了如何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加强改进美育工作,把握新时代美育工作的要求和方向。
此外,庆祝建党百年题材文艺作品火热创排,相关活动持续升温。中国音协举办的“心中的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歌词征集活动,收到线上投稿作品3400余首,创下相关活动参与人数最多的纪录,最终100首入选优秀歌词作品以“全民诵读・百人百首”形式进行线上展示。
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在2020年下半年持续发挥社会与市场影响力。讲述中国共产党诞生故事的歌剧《红船》、根据李大钊生平事迹创排的歌剧《晨钟》、讲述白洋淀上雁翎队抗日故事的歌剧《雁翎队》,以及杂技剧《战上海》,舞剧《骑兵》,话剧《香山之夜》《上甘岭》,沪剧《早春》等共同展现了百年来党领导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
2020年,社会各界对“丑书”“俗书”持续进行批判,对“江湖字库”“恶俗字体”展开批判,由此引发关于书法行业标准问题的讨论。对此,书法界进行了正本清源工作,呼吁制定行业标准,同时提高全社会的书法美育水平。
摄影领域内的肖像权和著作权法律保护问题取得突破。《著作权法》修订把“摄影作品原件”与“美术作品原件”一并写入法律条文,进一步保障摄影人的合法权益。
作为中国文联的重大出版项目和重要品牌工程,历经9年的《中国艺术发展报告》已经成为“展示行业发展成果,观察艺术发展趋势,彰显艺术文化价值,促进行业繁荣发展”的综合性发展报告。
(本报记者 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