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5年太阳氦闪催生流浪地球? 明安图观测基地给了保证答案

▲ 「2019两岸网路媒体人『感受塞北风情探索星空奥秘』」活动前进明安图观测基地。(图/记者黄凯翊摄)

记者黄凯翊/采访报导

在距离内蒙古明安图镇大约30公里的地方,有一片面积10平方公里的草原盆地,107台射电望远镜螺旋状排列,通过干涉成像方式,组成一架太阳射电频谱成像的望远镜,犹如向日葵,每天追逐着太阳东升西落的方向。这里就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明安图观测基地所在地

据了解,明安图观测基地作为当地中小学生的科普教育基地,每年吸引上千名天文爱好者前来参观,这次也成为星空大会的主要采访重点之一。「2019两岸网路媒体人『感受塞北风情探索星空奥秘』」活动于23日下午走进明安图观测基地,了解天文学家的「逐日」之旅。

明安图天文基地是以太阳射电频谱仪、射电频谱日像仪为主要观测设备进行太阳射电观测研究的基地,由107面白色的抛物面天线组成,其中有2台是20米口径。这些天线中心对准太阳,接收太阳辐射再经仪器分析解读,呈现出直观影像

负责接待讲解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谭宝林说明,这是国际上第一台宽带射电频谱日像仪,主要研究太阳爆发过程。为什么会设在这么偏远的地区?他表示,观测基地四周都有低矮的丘陵,算是个盆地,可以阻绝很多干扰:加上这里人口少,进入观测站核心基地更得断讯,才不会接收一堆无用的「废讯」。

站在这里,四顾苍茫,被草原烈日晒得有些黝黑的谭宝林笑着说,这些天线都透过地下光纤,即时的传到中心房,「我们这里才是古人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管晚上还要分析数据。」他说,明安图观测基地计划在未来几年,新建明安图米波-10米波射电日像仪、行星际闪烁望远镜和超宽频太阳射电动态频谱仪。

▲ 明安图观测基地。(图/记者黄凯翊摄)

今年2月农历春节,中国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映大为卖座,时间点设定在2075年时太阳面临极速老化,猛烈的氦闪将使得地球不再适合人类生存,因此,人类不得不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建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和两千座「转向引擎」,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的家园。这个问题,是很多媒体人都问起的问题。

谭宝林幽默的说,从现在算起,50年不算长,「我要是身体保养好一点,我说不定还活着呢,你们年轻人当然也都能活着」,可是按照目前国际太阳物理学界对太阳的研究,「可以负责任的说」到2075年这种状况不会发生,「因为,根据目前观测太阳的总光度和总质量,可以计算太阳每天燃烧掉多少燃料,还剩多少燃料,还能继续燃烧多长时间结果表明太阳还可以继续发光发热50亿年。所以,我们都说『太阳正美,地球无需流浪』。」

对于两岸在太阳研究领域的交流,谭宝林提到,「早在1980年代,大陆就曾帮助台湾建设过射电望远镜」,后来因为出现代差,约略到2000年之后才没有使用,不过在这30多年里,两岸在相关领域也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

▲ 谭宝林提到明安图观测基地的背景。(图/记者黄凯翊摄)

据悉,目前明安图观测基地与台湾中央大学太空研究所历时3年合作的太阳射电研究项目将在今年收尾,8月将在乌鲁木齐举行项目合作总结会。在此次合作中,台湾团队主要负责对有关观测数据进行分析等,大陆团队则负责完成理论分析、参数测定等内容,而谭宝林也将发表报告。计划本项目结束之后,双方将继续寻求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合作,努力推动海峡两岸太阳物理领域的发展

▲▼明安图观测基地。下同(图/记者黄凯翊摄)

实际上,在参访明安图观测基地之前,两岸媒体人先于23日上午前往了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上的「元上都遗址」,开启一场关于国家天文台的「寻根之旅」。元上都皇城城墙承应阙上的「上都司天台」,曾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并被确认为国家天文台的诞生地

▼在明安图观测站随时抬头就能见到流星滑落。(图/旅人卡斯授权提供,请勿随意翻拍,以免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