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科技运用到文物保存 解决文化资产的「三高」问题

▲修复中的大龙旗。(图/文化部,下同。)

记者蔡绍坚/综合报导

文化资产保存研究中心文资中心)串联文保产、官、学、研各单位,举办首届「挑战与对策-2015年文化资产保存年会」并签署三校(云科大、南艺大及正修科大)学术合作备忘录,展开云林县一般古物「北港飞龙团大龙旗」修复研究、史前南科分馆出土遗物续修、3D扫描建模应用于国定古迹之预防保存。

洪部长表示,大龙旗的修复是为了留下当代的传奇(旗)与再现风华;南科出土遗物的整饬则是为了追古映今、进而治本溯源;3D扫描建模更是着眼于古迹未来的预防保存,并尝试解决文化资产所面临高龄化、高变异、高风险的「三高」问题

日治时期昭和年间,被北港地区誉为「车倒三间店」的大型宗教织品文物「北港飞龙团大龙旗」,在历经80年岁月后,亟待保存修复。大龙旗是两面巨大的三角形旗帜,尺寸为535公分、454公分、斜边673公分,在工艺上使用大量金属绣线与立体刺绣,正面大龙图样是目前台湾刺绣文物当中造型最大的龙,而水族人物之纹饰表现出类似日本浮世绘用色与图案,可谓于台绣基础加上日治时代特色。由于国内织品修复人才甚少,且目前大龙旗布面脆弱、金属锈线氧化脱落,所面临的问题复杂。因此,云林县政府乃请文资中心进行修复及研究工作,研究团队进行了染色实验,目前已成功染出十分接近大龙旗所用布料老化之后的颜色,并且用来制作补片。同时并邀请美国织品修复专家来台进行交流协助。未来将邀请国内文化资产保存系所扩大交流合作,并培育本土的织品修复人才,期能让大龙旗有朝一日再展风华。

▼文资保存中心工作人员进行修复作业

木质蔗硖基座为南部科学工业园区及其周遭特定区出土,并由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南科考古队协助于2008年运至文资中心进行保存维护。南科遗址出土的饱水木材,包含木质蔗硖基座及小型散件等31件,经文资中心进行科学检测与保存加固处理,目前除木质蔗硖基座尚进行加固处理后清洁作业,其余30件已完成加固作业。木质蔗硖基座送交文资中心时表面已有干裂现象,局部裂缝有白色菌丝,木材表面布满铁锈盐析现象,研究人员针对木质蔗硖基进行稳定性处理,包括脱盐、杀菌以及使用螯合剂去除铁锈;加固药剂的选用除了以仪器进行材料分析、进行加固药剂实验,更邀请国外饱水木材专家进行国际合作交流,考量该批饱水木材后续将典藏于国立台湾史前文化博物馆南科分馆作为考古研究和教育推广之功能,因此选用对饱水木材外观色泽影响最小,可逆性佳之糖醇法进行加固,并在饱水木材加固前、后使用3D扫描进行三维数位纪录,以利加固前后尺寸膨胀收缩率比对及后续监测

文资中心曾于2011年协助进行马祖亮岛出土的新石器墓葬人骨3D扫描纪录,避免了传统考古使用翻模的方式容易造成重要文物的伤害。今年起并着手进行国定古迹3D扫描工作。在扫描作业上,文资中心追求高精细度的扫描品质,50公尺内扫描的古迹,误差值在2公厘之内。这样的精度追求,不仅可以取得建筑物整体的精确尺寸,更可以充分保留内部构建的细节。因此,当未来需要进行管理维护或修复工作时,可以参考3D扫描的资料进行规划,避免传统测量或绘图方式容易出现的误差。更进一步,并可进行数位修复,使用3D扫描资料直接以机器手臂雕刻古迹构件或装饰品,或以3D列印机列印,可以直接置换原有构件或者用来翻模。必要时还可进行国定古迹的结构监测,以确保安全

文资中心目前展出「Code住文保密码」特展,对于北港朝天宫门神彩绘保存修复、高雄市代天宫「云山丽水壁画修复及脱盐技术、台南市仔头福隆宫「云龙壁画」彩绘修复等三宫案例,表达持续应用科学与技术于文资保存领域,且遵守「可逆性」与「真实性」的原则。

文化部长洪孟启聆听工作人员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