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法律、保育 三角习题难解

台东卑南族人9日以施放狼烟及吟唱古调声援原住民狩猎文化权声请释宪案。(庄哲权摄)

原住民为传统祭典必须狩猎,但常因使用枪枝触法,捕猎到保育类野生动物,也违反野生动物育保法,传统文化、法律生态保育三者之间,至今仍是复杂难解的三角习题

今年2月,花莲潘男上山打猎遭枪枝误击左胸;2020年8月,花莲布农族人将猎枪置放在机车脚踏板,不慎走火击中颈动脉致死;2016年11月,台东县延平乡余姓男子,携带有合法执照的自制猎枪上山打猎,枪枝不慎走火击中头部不治死亡。2014年12月30日晚间,台东县卑南族巴布部落大猎祭狩猎团,遭到警方围捕。

原住民使用猎枪狩猎虽已除罪化,但依《枪砲弹药刀械许可管理办法》,必须是「自制猎枪」,也就是传统老旧的「前膛枪」,因此常发生枪枝走火或误击意外,误伤自己甚至死亡事件频传

多数族人认为,政府基于尊重原民文化,同意原住民持有自制猎枪,就该让原住民拥有安全又合时宜的狩猎文化。也有专家建议,干脆由政府统一打造猎枪,卖给原住民使用,既方便管理,又能保有传统狩猎文化。

另外,原住民长久以来的狩猎行为,被认为是消灭野生动物的帮凶,虽然原住民常猎捕的山羌台湾猕猴、白鼻心已经从保育类降为一般类,即使不会违反《野生动物保育法》,但是还有《动物保护法》的紧箍咒,让原住民的狩猎议题变得更复杂难解。

总统府原转会卑南族代表马来盛说,在狩猎的过程中,原住民是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而不是造成动物的灭绝,原住民在这块土地上狩猎了几千年,野生动物照常生活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