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高龄产妇早产 500克袖珍宝宝奇迹闯过生死关
图为:秋秋已逐步恢复正常
对秋秋而言,生命可以承受之轻,从500克开始。
今年1月9日,男婴秋秋诞生。来到这个世界前,他只在40岁的妈妈腹中呆了28周,出生时仅重500克,手臂只有成人拇指粗细,个头只比成人巴掌大一点。
出生后,秋秋不能自主呼吸,全身冰凉,面临呼吸、感染、营养等多重生死关。看着一个刚刚降临的新生命随时可能消失,秋秋妈妈心碎了。
医护人员没有放弃,全天候观察、隔离消毒、精确喂奶,终于,在戴了4个多月呼吸机后,生命的奇迹出现了。
昨日下午,记者从中南医院获悉,袖珍宝宝秋秋体重已长到2.4公斤,身体的各项情况都在好转,尽管目前还在重症监护室,但已成功闯过最凶险的生死关,成为我省成活的体重最轻新生婴儿。
40岁妈妈早产诞下男婴
秋秋的妈妈陈女士和丈夫都是咸宁人。陈女士已有一个14岁的女儿。“秋秋是上天赐给我们的惊喜。”陈女士说,她今年已经40岁了,意外怀孕有了秋秋。陈女士也是医生,尽管知道自己属于高龄产妇,且身体不好,怀孕生产都有较大风险,但她和丈夫都想把这个孩子生下来。
今年1月9日上午11时,怀孕仅28周的陈女士因高危妊娠、凶险性前置胎盘等危重因素,在中南医院接受了紧急剖腹产手术,诞下一个男婴。“孩子出生后,我和丈夫还没来得及高兴,心就已经碎了。”陈女士回忆说,当时看到只有巴掌大小的秋秋,揪心、害怕涌上心头……她和丈夫抱头痛哭:“医生,求求你们救救我的孩子。”
医生测量发现,秋秋体重仅有500克。
4名护士24小时照看婴儿
秋秋出生后皮肤苍白、面部紫绀、呼吸困难、身体冰凉,立即被转送到新生儿科紧急救治。
这是新生儿科目前收治的新生儿中体重最轻的一个,秋秋被立即送进保温箱升温,并戴上了呼吸机。科主任赵东赤介绍,秋秋属于早产儿、超低出生体重儿,身体发育不完善,免疫力极差,并患有新生儿重度窒息,所以面临着呼吸、感染、营养等多重凶险生死关,稍有疏忽,后果就不堪设想。
秋秋需要全天候观察,护士长宋小红每天安排4名护士,24小时轮流照看。秋秋的皮肤格外脆弱,加上免疫力差,护理时要格外小心。护士每过一两个小时就给秋秋翻身一次,以免局部长期受压,引起体位性水肿;每天给秋秋擦浴一次,衣着、棉垫必须严格做到清洁干燥,柔软合适,以减少因摩擦引起的皮肤损伤,否则一处小小的皮肤损伤就可能引起严重感染,危及生命;所有医护人员接触秋秋前后,都要彻底洗手进行隔离消毒。
喂奶精确到每次0.5毫升
秋秋的消化系统发育不成熟,如何让他保持足够的营养就成了大难题。医生从秋秋的鼻子里插了一根纤细的鼻饲管,一直插到胃里,靠鼻饲给秋秋喂奶。母亲陈女士没有母乳,秋秋从出生起就一直吃牛奶。
宋小红专门为秋秋制定了营养计划,刚出生那几天,每两小时为他喂奶0.5毫升。仅靠这点奶量难以保证孩子正常的生命活动,但牛奶又不能多吃,医生同时为秋秋建立了一条营养输液管道:从秋秋纤细的手臂血管穿刺植入一根导管,一直连通到他胸部的中心静脉,通过这根导管,每天给秋秋输入营养液。“这根导管在体内可保留3—6个月,为秋秋的营养供应提供了保障。”宋小红介绍,可喜的是,经过4个多月的精心喂养,秋秋现在每次可用奶瓶喝40—60毫升牛奶,不用再靠鼻饲管输入。每次吃奶时,护士都不会让他一口气吃完,以免呛着。
目前,秋秋的体重已长到2.4千克,接近普通新生儿的体重水平。
9次尝试撤下呼吸机均失败
秋秋一出生就无法自主呼吸,只能借助呼吸机。一般的早产儿,使用呼吸机不会超过3天,秋秋的呼吸机,一直戴了4个多月。“第一次尝试给秋秋撤下呼吸机,险些酿成严重后果。”赵东赤介绍,1月30日,考虑到秋秋使用呼吸机已21天,医生尝试给他撤下呼吸机,让他锻炼自主呼吸能力,没想到撤下呼吸机刚过几分钟,秋秋的脸马上变得青紫,心率快速下降,医生赶紧给他进行胸外心脏按压等复苏抢救,并重新插管戴上呼吸机,方才化险为夷。
3月10日,考虑到秋秋已使用2个月的呼吸机,若不及时给予脱机,锻炼他的呼吸能力,后期存活机会也会比较渺茫,医生再次尝试给他取下呼吸机,不料秋秋数次出现呼吸困难,心率下降,口吐白沫,只能再次急救,重新上呼吸机。这样重复了9次,秋秋始终无法摆脱呼吸机。
到5月14日,医生第十次尝试取下呼吸机,可喜的是,秋秋的肺部功能得到提升,通过改为鼻导管吸氧,生命体征平稳,彻底摆脱了呼吸机。“像秋秋这样使用4个多月呼吸机的早产儿,国内极为罕见。”赵东赤说。
第一次微笑让护士激动不已
袖珍宝宝秋秋入住新生儿科后,成为全科室医护人员悉心呵护的宝贝。全科16名护士,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到秋秋那里去看一看。秋秋的每一个“第一次”,都让医护人员感动不已。
秋秋的第一声啼哭,一直是医护人员的期盼。因为使用鼻饲、呼吸机插管等原因,出生后的几个月里,秋秋一直都无法发出哭声。5月15日,撤下呼吸机后,秋秋终于会哭了。听到他的第一声哭声,宋小红愣了一下,马上兴奋地鼓起掌来。“秋秋的第一次微笑,也是在5月中旬。”宋小红说,当时看到他就是那么微微笑了一下,但护士们都非常高兴,“秋秋会笑了!”大家激动不已。
5月25日,秋秋终于被抱出了保温箱,躺在了重症监护室的床位上。现在,护士们一有空就会去抱一抱、逗一逗秋秋。“这孩子很聪明呢,只要你一站到他身边,他就像有感应似的,会动一下,睁开眼睛。”护士小刘说。
父母和医护爱心创造奇迹
昨日下午,记者透过重症监护室的玻璃窗看到,秋秋脸色红润,护士正在给他喂奶。他的小手紧紧抓着护士的手,小脚还不时地蹬几下,除了比较瘦小,看起来和出生一周左右的新生儿差不多。
“是医护人员的爱让孩子幸运地活了下来。”秋秋妈妈陈女士感慨不已:“这几个月来,医护人员已经把秋秋当成自己的亲人在呵护,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对夫妇也不容易。”宋小红感慨说,夫妇二人来秋秋病房里探视,但很多时候抱一抱孩子都不行,两人就眼巴巴地看着孩子,嘴里不停地轻声呼唤着“秋秋,秋秋,爸爸妈妈爱你,你一定会好起来”,一旁的医护人员都感动不已。
赵东赤介绍,目前秋秋还需进行鼻导管吸氧,因此暂时还不能进行核磁共振、心电图等系列体检,虽说最凶险的几大生死关已闯过,但孩子患心脏、脑部等疾病的几率也比一般孩子要高,还需进一步检查。若排除这些问题,孩子一个月后就可出院。
据了解,秋秋目前已花去医疗费用20余万元。
赵东赤介绍,早产儿中胎龄不足29周的超低体重儿死亡率为99%。据可查资料显示,武汉市儿童医院2008年曾接诊过体重540克的新生儿,当时是湖北省内医院接诊的体重最轻新生儿,“现在看来,秋秋应是我省体重最轻且成活的新生儿,这是家属和医护人员爱心坚守共同创造的奇迹。”(楚天都市报 记者吕锐 通讯员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