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化生命!「生之世界一折纸艺术展」折出万物百态
▲ROBERT J. LANG-「安娜的风鸟与金银花」。(图/文化部,下同。)
纸,改变人类文明,不仅让人类得以用文字记载事物传,还能运用在艺术上,特别是折纸艺术完全以一张纸来创造诠释,更是打动人心。国立历史博物馆为让观众以不同角度了解折纸艺术的基本精神,举办「生之世界一折纸艺术展」。展览特别请到Dr.Bernie Peyton担任策展人,并由他广邀多位国际知名折纸艺术家提供展品。
折纸真正的起源至今还是个谜。纸是东汉的蔡伦发明的,似乎理当认为折纸起源于中国。然而有学者认为折纸的艺术可能早在纸发明之前,就已经被运用在布料上了。其实,较多的文献推测,比较贴近当下折纸艺术的形式该是起源于日本。如同其他许多艺术形式,折纸开始存在于宗教的祭祀与民间习俗,像是祭祀的纸钱元宝、礼物的包装、餐具的摆设等。直到16世纪起,日本的折纸艺术才渐渐开始具有消遣及娱乐的性质。到了17世纪,也才出现明确的记载纸鹤、纸船等当今常见的折纸创作形式。
▼JOEL COOPER-「康士坦丁」CONSTANTINE。
西方的折纸艺术在19世纪以前和东方是各自独立发展的。早在18世纪,法国人提出了将折纸加入孩童的学校教育课程内,到了19世纪,德国教育家Friedrich Froebel也提出了类似的概念,强调用折纸概念教导儿童学习数学,此时折纸和教育的结合的型式也传入了日本和其他国家,其中身为生物化学家的芳贺和夫将折纸融合到数学教学中,成功的折纸变成中学课程的一部分。另外,
折纸的技巧充分利用几何与三维空间的立体关系,这是现代科技造型的基础,举凡航空器、手机、家电等等的设计,皆起始于模具的打造,也正是折纸艺术的基本精神。
展览自2016年2月5日起至4月17日止在国立历史博物馆四楼展出,并于2月5日(星期五)下午2时30分举行开幕典礼暨记者会,希望借由举办「生之世界一折纸艺术展」,展示和推广折纸艺术,看看一张纸如何千变万化,并透过艺术创作凝聚彼此,激发人们无限的想像。
▼CUONG NGUYEN -「水牛」WATER BUFFAL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