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克列酸並非常見 學者揭「產生環境條件」:粄條袋子不抹油就能避免
新北市卫生局曾前往粄条供应商工厂稽查,采取环境检体。(新北市卫生局提供)中央社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后,网传大量邦克列酸(原称米酵菌酸)传言,甚至指常见于某些食材;学者表示,邦克列酸产生并非常见,只要把邦克列酸产生环境条件加以排除,例如包装粄条等制品的袋子不要抹油,就能避免。
亚洲大学食品安全检测中心今天发布新闻稿表示,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后,网路出现大量「完整解答米酵菌酸?」的文章,并谣传肠粉、河粉、米线等易出现邦克列酸,恐引发民众对特定食材恐慌。
亚大食安中心主任、特聘教授蒋育铮指出,邦克列酸的产生并非「无中生有」,会在中性环境、低盐、温暖潮湿且须有油脂环境下产生,并不是容易发生的情境,民众无须担心特定食品而不敢食用。
蒋育铮说明,邦克列酸可能污染的食物,多发生在自制的发酵食物,如玉米、椰子果肉等,也可能出现在谷、麦类磨浆后没有马上制作,或制成品没有冷藏保存导致变质的淀粉类,如河粉、凉皮、糯米圆;其他像是干木耳、干银耳等须长时间泡发食物,也容易导致毒素增加。
他提到,中国近年确实发生一些河粉、凉皮受污染,产生邦克列酸导致中毒的事件,但此类淀粉食品是因为先受到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污染,且在中性环境(pH值接近7)、有油脂下而大量产生邦克列酸。
如果食物有妥善保存或完全发酵、酸性(pH4.5以下)、没有加油脂,邦克列酸不易产生,就不用过度担心;但这类食品若因保存不当而发酵,容易滋生细菌,就不应再食用。
分析宝林茶室案件,蒋育铮指出,业者可能为方便粿条分装、使用,在塑胶袋内抹油再放入河粉,反而给了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繁殖毒素的伺机点,加上环境中有霉菌、真菌存在,帮助淀粉水解,让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病原型菌糖份生长后,大量繁殖而产生无色无味的邦克列酸毒素。
蒋育铮推测,有问题库存品可能已被消费者吃下肚,但厨师手上会验出邦克列酸,是因为一般厨师习惯动作,会在围裙上擦拭双手,因此在围裙上留下毒素,当卫生局要检查时,厨师顺手往围裙上一抹,因而手上留下残存微量证据。
他指出,在宝林事件后民众担心米制品或淀粉制品,但邦克列酸的产生并不是常见状况,只要把邦克列酸产生的环境条件加以排除,例如包装粄条等制品的袋子不要抹油或制作久放的淀粉制品时可加一点酸,就可破坏邦克列酸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