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跟「米」无关 专家教1招挑选粄条、粿条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引发台湾人恐慌。(资料照)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已造成2死、5重症,累计29例中招,卫福部及专家都怀疑元凶是炒粿条,今天北市府更证实在宝林的厨房验出「米酵菌酸」毒素,令不少民众闻米色变,农业部农粮署代理署长苏茂祥今再度澄清,米酵菌酸跟「米」没关系,只要挑选「纯米制作」,未添加玉米淀粉的粿条、粄条,就绝对没问题。

苏茂祥今天在凤梨产销记者会表示,米酵菌酸只是「Bongkrekic Acid」的译名,跟米完全没有关系,而国内不少粄条、粿条不是纯米制作,有添加玉米淀粉,卫福部也针对玉米淀粉追查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因此建议消费者,只要吃纯米做的米粉、粄条、粿条,绝不会有问题。

农粮署指出,以米为主成分或纯米制作的粿条、米粉等,夹起来照光会不透明,且不经过发酵步骤,制程单纯,含有米蛋白质,消化吸收率高。

农粮署说,米粉、粿条等产品外包装的成分栏上,米原料排越前面,代表在所有成分中含量越高,加上若有产销履历、有机验证、无过度添加物,就能吃得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