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极少与米制品相关! 清大副教授吁正名「椰酵菌酸」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暨医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物研究所副教授黄贞祥特别在脸书呼吁应改「米」为「椰」,将「米酵菌酸」正名为「椰酵菌酸」。(示意图,Shutterstock/达志)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续延烧,由于截至目前仍无法排除惹祸的「米酵菌酸」是否真与「米」制品的粿条有关,加上「米酵菌酸」是米带头的名称,让民众闻「米」色变,对此,马国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暨医学院分子与细胞生物研究所副教授黄贞祥特别在脸书呼吁应改「米」为「椰」,将「米酵菌酸」正名为「椰酵菌酸」!

黄贞祥在脸书发文表示,极其危险的毒素「Bongkrekic acid」在中文被译为「米酵菌酸」是很大的错误!应该是从大陆抄来的。

「Bongkrekic acid」其原文名称来自印尼用椰子渣制作的天贝tempe bongkrek。他主张,Bongkrekic acid应译作「椰酵菌酸」才更为正确。

他说,Bongkrekic acid甚少在大米制品产生,而是在椰子或玉米制品中产生,和大米几乎无关,译作「米酵菌酸」不仅不对,而且还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恐慌,加上,产生Bongkrekic acid的细菌是唐菖蒲伯克氏菌的1个致病变种Burkholderia gladioli pathovar cocovenenans,其致病变种名称cocovenenans来自拉丁文,其中「coco」通常指的是「椰子」,而「venenans」意味着「有毒的」或「产生毒素的」。

黄贞祥表示,在马来西亚食物中毒十之八、九和椰子制品有关,我们从小就被教导椰制品要选吃卫生良好的,并且保存不易要迅速食用,因此译作「椰酵菌酸」,才符合其原名出处、致病变种的意思,并且有公共卫生上的意义。在此呼吁卫生福利部和农业部,审慎考虑统一和规范这个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