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可悲!米酵菌酸竟成抗中工具
宝林茶室集体中毒事件,是首次在国内爆发的「米酵菌酸」中毒重大食安事件。卫福部至今仍束手无策,不知毒素哪里来,更尚未能公告处置指引,实令人诟病。
根据美国国家毒物中心的资料,「米酵菌酸」是一种罕见的毒素,是在淀粉食品发酵过程中,受唐菖蒲伯克氏菌污染而大量增殖后的代谢产物,因无臭无味很难让人警觉。食用污染了毒素的食品后,由于毒素主要攻击肝、肾、脑等器官的细胞,因此可能会引起精神萎靡、头晕、头痛、嗜睡、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导致肝、肾衰竭、昏迷,死亡率为四十%至一百%。
据国外的文献资料得知,最适合唐菖蒲伯克氏菌滋生繁殖的温度为摄氏廿二至卅度、中性酸碱值环境中才能快速增殖,并产生「米酵菌酸」毒素。该毒素在高温下稳定,烹煮时不会被破坏,因此常造成致命性的食物中毒事件。
据知这次从病人体内检测到的「米酵菌酸」,为唐菖蒲伯克氏菌的椰毒亚型才会产生,目前已知这种菌只在中国、印尼、莫三比克发现过,台湾环境中的唐菖蒲伯克氏菌并不会分泌该毒素。日前中研院某研究人员指出,该菌只在少数几个国家发生过疫情,中国大陆是近年来发生案例最多的国家。某桃园前议员借此「建议不要乱吃大陆食材」。其实台湾只要从非洲、东南亚进口水果或其他农产品,就有机会引进这种细菌和其产生的毒素。政客将「米酵菌酸」当成抗中工具,实在可笑可悲。
国内既已证实出现「米酵菌酸」中毒案例,卫福部应速召集各地方卫生单位,集思广益制订淀粉类等食品之食材来源、保存温度、烹调使用等之标准流程,并纳入餐饮业管理项目中,将「米酵菌酸」列为常规检验对象。再则建立该毒素中毒之快速诊断技术及标准治疗方法,亡羊补牢并防范未然。
但卫福部不思改善餐厅食材管理办法,避免中毒事件重演,卫福部王次长却在受访时表示,由于毒素名称有一「米」字,易为民众误解,将召开专家会议改名;可将「米酵菌酸」英文名Bongkrekic Acid音译为「邦克拉克酸」、「波克拉克酸」,或是用台湾少见的农作物「椰黍菌酸」为名。
王次长是否知道Bongkrek源自爪哇语「挤压」的意思?在当地制作椰子天贝食品过程中,将发酵的椰肉、椰渣压碎脱水。而印尼语「Bongkrek」意指膨胀、发酵。Bongkrekic Acid就是指制造椰子天贝,发酵过程中被唐菖蒲伯克氏菌污染产生的有机酸。卫福部想将「米酵菌酸」用英文音译,不伦不类,没有意义。
如果说「米酵菌酸」有米字是污名化台湾米,那么世卫组织当时建议使用「新冠病毒-19」时,绿委、绿媒大剌剌称「武汉病毒」,不是故意污名化吗?又见卫福部两套标准,是否在转移处置不力的焦点呢?
当国内爆发「米酵菌酸」中毒重大死亡食安事件时,绿营犹如遇到台中市政府稽查瘦肉精事件翻版,大肆抨击双北市政府,不先考虑食安只求政治利益的甩锅讥讽言论,令人厌恶。请问蔡总统、赖准总统,你们在哪?怎么都怗怗不出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