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衝擊米製品要改名?衛福部長曝可「這樣講」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中,已有14人被检出米酵菌酸,多名立委今天在质询时提到,名称中的「米」字,不仅造成民众对米制品的恐慌,更冲击相关业者,能否以其他名称称呼?卫福部长薛瑞元说,可用学名「BA」发音;至于整起事件的调查结果,「2、3周跑不掉」。

国人相当关注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立法院社福及卫环委员会,今天邀请卫福部长及相关部会,针对「苏丹红、小林制药红曲原料以及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等重大食安事件之检讨与策进作为」,进行专题报告并备质询。

民进党立委李坤城质询时提到,近期很多民众对于粿条、米粉、米苔目等品项,多少都有疑虑,并询问米酵菌酸跟米有没有关系?薛瑞元说,「事实上没有太大关系」,李坤城追问,能否使用音译或部分学者提出的「椰酵菌酸」称呼?薛瑞元笑说,「这个名词我老是记不起来」,是否变更翻译名称,可由食药署找专家讨论,现在可先称「BA」。

李坤城建议,要尽快找学者专家,把国际上发生过的中毒案例整理,透过资讯平台掌握新型态细菌病毒,检验标准品不够要去买,这次事件牵涉到人命,担心不要像先前台中那块「天选之肉」那样不了了之,薛瑞元说,侦查结果还无法先下定论,且可能不会有确定答案,整个调查需要2至3周跑不掉,但目前仍为单一事件。

国民党立委罗智强则提到,「米酵菌酸」这个名称,已经对业者产生影响,也造成民众恐慌,薛瑞元说,要不要叫这个名字可以讨论,不过当时是从华文文献翻译过来,有讨论空间;至于西布特罗事件的检验后续,薛瑞元说,目前就是不能排除,也无法证实,罗智强并表示,是否代表成为未解悬案?薛回应,「某整程度可以这样讲」。

罗智强追问,目前的检验都没有发现「米酵菌酸」来源,薛瑞元说,是米酵菌酸引起,但共通点都是食用粿条,包含「当事粿条」的处理、保存状态等,都会影响米酵菌酸产生,后续仍待检调调查,「查不到源头又变成玄案?」薛瑞元坦言,「有可能」,如果最后调查出来仍无法找出原因,会就处理过程加以检视处理流程,调整后续该采用的方法。

另外,卫福部次长王必胜今天上午透露,目前宝林案的4名昏迷个案,有2例考虑换肝,国民党立委洪孟楷询问,是否会协助代位求偿?薛瑞元说,医疗费用从健保支出,可能会从这部分提供协助,但业者如果没投保,就会有困难。

洪孟楷说,邻近国家东南亚出现过米酵菌酸个案,是否再增加采购标准品?薛瑞元表示,目前食药署实验室准备标品7000多项,但国际食品提供备注有2万多种,不可能每种都汇整,是否增加购入,会由专家评估重新检讨,需要约2至3个月的时间。

米酵菌酸中的「米」字,引发民众和相关业者恐慌。记者林伯东/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