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酵菌酸致命 專家憂混入食物鏈
台湾疫调专家何美乡指出,目前粿条被高度怀疑是米酵菌酸的肇因,但不可排除其他酱料、食材污染。记者简慧珍/摄影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验出台湾首见的毒素「米酵菌酸」,卫福部昨再公布中毒住院患者检体结果,全数都验出米酵菌酸,但被高度怀疑遭污染的食材全数皆为阴性。台湾疫调专家何美乡指出,米酵菌酸就藏在宝林茶室的厨房内,无论是粉、还是酱料,应逐步溯源尽快找出污染源,避免产生米酵菌酸的唐菖蒲伯克氏菌落地生根。
何美乡表示,米酵菌酸污染事件最初发生在印尼,于椰肉中发现会产生米酵菌酸,其余在中国大陆、非洲等地,则发现富含脂肪酸的食物中也出现米酵菌酸,目前粿条被高度怀疑是米酵菌酸的肇因,但不可排除其他酱料、食材污染,也需要检视食材是否有妥善冷藏保存。
米酵菌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gladioli)产生的致命毒素,当唐菖蒲伯克氏菌存在于摄氏廿二到卅三度、中度pH值,以及脂肪酸丰沛环境,就会代谢出米酵菌酸。
何美乡表示,唐菖蒲伯克氏菌存在于植物中,宿主并非是人类,但会透过食物链污染,加上唐菖蒲伯克氏菌对生长环境要求既普通又不高,当务之急是找出传染源。
农业科技研究院研究员苏梅英表示,米酵菌酸目前被高度怀疑源自「粿条」,此推测连带影响国人对所有「米制品」的信任,从隔夜米到面条、米苔目等都不敢吃,她认为在尚未厘清真正米酵菌寄主之前,应从原料、环境、运送保存三方面厘清。
其中,苏梅英说,坊间的粿条并不是所有都是纯米制品,不少会掺有玉米淀粉或小麦淀粉,而这些淀粉大多从国外进口,最大宗是从大陆引进,不能排除这在国外加工制造时就已被污染,淀粉后续虽会被干燥制成粉状,但来台后加工成粿条,过程会添加水分,毒素恐因此被活化,而这类添加物进口时需思考增加毒素检验项目。
苏梅英表示,另外一大风险是国内的餐厅业者,通常只有卫生单位到场时,业者才会落实环境卫生,国人外食比例极高,但在卫生单位人力有限的情况下,政府应想出对策,让业者能落实基本卫生要求。
卫福部食药署副署长林金富表示,淀粉类食品添加物要长出细菌,必须满足许多条件,先是淀粉中要混有该菌种,温度、湿度也要合适才会生长,而淀粉类产品多是干燥状态、湿度很低,过去食药署才没抽验微生物;宝林茶室事件后,卫福部已邀集专家举行会议,未来将建立指引保障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