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生「米酵菌酸」菌種生長環境普通 專家憂混入台灣生態鏈
疫情调查专家何美乡今天在「新闻放鞭炮」节目指出,产生米酵菌酸的细菌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必须尽快找出来源,才能防止其在台湾食物链、生态链扩散。图/取自YouTube
宝林茶室中毒案件截至昨天已酿成2死,有5患者命危抢救中。卫福部次长王必胜昨公布死者遗体解剖结果,验出米酵菌酸毒素。疫情调查专家何美乡今天在「新闻放鞭炮」节目指出,产生米酵菌酸的细菌对生存环境要求不高,必须尽快找出来源,才能防止其在台湾食物链、生态链扩散。
何美乡表示,从宏观历史角度来看,这是台湾第一例米酵菌酸污染事件,在全球,米酵菌酸污染事件近百年才开始出现,第一例发生在印尼,是椰肉中的菌种产生该项毒素,后来也有因碳水化合物发酵过程产生等状况,在非洲、中国大陆都曾发生类似事件。
「我断定米酵菌酸已在中国落地生根。」何美乡表示,米酵菌酸是由唐菖蒲伯克氏菌产生,该菌种在适当环境、酸碱值合适就会繁殖,产生致命毒素,随21世纪国际移动频繁,细菌也会往散播,台湾爆发中毒事件,且已出现死亡案例,当务之急是找传染源,避免污染情况扩大。
何美乡指出,唐菖蒲伯克氏菌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生长环境比较普通」,主要存在植物、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可透过食物链污染,且只要潮湿温暖就会滋生、产生毒素,现阶段调查人员应对宝林茶室所有食材进行培养,检查有无米酵菌酸,并尽快找到来源,才能避免该菌种进入台湾植物链、生态链。
中原大学生技系教授招名威则说,从媒体照片可见,宝林茶室厨房环境脏乱,有蟑螂、刀具乱放,这与业者要结束营运等情况有关,但中毒患者的共通点是吃了粿条,第二名过世的66岁先生,其同行友人吃了炒面就没事,「可见这毒素不是广泛存在厨房中,而是针对特定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