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發表全球首篇研究 肝癌合併食道靜脈曲張最佳療法

北荣副院长侯明志领导的门脉高压诊断治疗团队,与高雄荣总胃肠肝胆科主任陈文志合作,进行双医学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借由食道静脉曲张的初级预防策略,减少肝癌病人出血机会,进而改善肝癌病人的整体存活率。记者沈能元/摄影

肝癌于国人十大癌症死因排名第二,每年新增个案约1万人,患者常因肝脏内肝门静脉呈现高压状态,而出现胃食道静脉曲张出血并发症,并有相当高的再出血率与死亡率。为了解更佳治疗方式,台北荣总与高雄荣总长达10年合作研究发现,肝癌合并胃食道静脉曲张患者选择内视镜结扎治疗,相较口服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阻断(propranolol)药物,显著减少首次出血机会。

北荣副院长侯明志领导的门脉高压诊断治疗团队,与高雄荣总胃肠肝胆科主任陈文志合作,进行双医学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此完整研究成果已于今年3月刊登在胃肠肝胆领域重量级期刊「Gut」。

侯明志说,约有一半肝癌患者合并有食道静脉曲张,没有给予初级预防防止第一次出血,其中近一半病人会发生食道静脉曲张出血,而肝癌病人并发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的预后非常差,其再出血率约50%、6周内死亡率达26至48%,两者皆比非肝癌病人高出许多。

北荣内科部胃肠肝胆科主治医师杨宗杰表示,胃食道静脉曲张出血是门脉高压的主要并发症之一,过去30年来医疗进步已大幅改善胃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病患的预后,但出血后死亡率仍高。肝癌是门脉高压的一个特殊次族群,也是全国第二大最常见癌症死亡原因,对国人的健康影响甚钜。

杨宗杰说,国际针对门脉高压的治疗共识,主要是针对肝硬化病人研究,应优先使用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阻断剂,若有禁忌症且合并有高危险性食道静脉曲张,则建议接受内视镜静脉曲张结扎术预防出血,但未对肝癌病人预防策略有特别描述。

但最新研究是针对肝癌病人发现,接受内视镜结扎治疗相较口服药物治疗,显著减少肝癌合并食道静脉曲张患者首次出血机会,出血风险下降6至7成;针对早期肝癌患者,内视镜结扎治疗不仅可以减少食道静脉曲张出血率,还可以改善整体存活率;晚期肝癌的患者则由于肿瘤进展快速、患者存活时间较短、两组接受治疗时间及次数皆不完整,因而两组出血率及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

侯明志说,台湾乃至于整个亚太地区皆为肝癌盛行区,此重大研究成果发表,对肝癌并食道静脉曲张患者的治疗与预后有着重大的影响,将改变现行治疗策略,可望借由食道静脉曲张的初级预防策略,减少肝癌病人出血机会,进而改善肝癌病人的整体存活率。

台北荣总与高雄荣总长达10年合作研究发现,肝癌合并胃食道静脉曲张患者选择内视镜结扎治疗,相较口服非选择性β-肾上腺素阻断剂(propranolol)药物,显著减少首次出血机会。图/123R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