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业赔钱vs.技术失传 渔民陷两难

嘉义政府能源局及渔业参观室内型「渔电共生养殖场。(陈泓硕提供/张毓翎嘉义传真)

从事养殖业逾30年的蔡姓渔民,去年跟向阳集团签约9公顷,计划今年底做室内型「渔电共生」养殖场;谈起合作契机,蔡姓渔民道出「愈养愈赔钱」无奈心声,他说,如有赚钱,不可能把土地租给业者绑20年,但他也不无隐忧,若做渔电共生,改变生产方式,老一辈渔民传统技术恐怕濒临失传。

嘉义县政府农业处渔业科长张建成说,嘉义县目前有台泥绿能于义竹乡布袋交界申请1处落地型的渔电共生专区面积约77公顷;另外,室内养殖设施屋顶附属绿能总计42案申请中,大部分在义竹,其余在布袋及东石,已核准5案,有2案正动工

蔡姓渔民说,过去曾有光电业者找他做渔电共生,他想着「再拚一下」,始终没回应业者邀约,但近年愈做愈辛苦,受气候变迁国际市场影响,前年一直在赔钱,开始动念想做太阳能光电,去年业者找他谈,考量许久终于答应将自己的鱼塭土地,租给向阳做室内型渔电共生养殖场。

蔡姓渔民说,业者跟渔民扮演的角色类似公司职员,渔民只要专心鱼养好,其他软硬体建置、工作模式销售,全由对方负责。

不过,蔡姓渔民也提出隐忧,渔业人口日益老化,许多70多岁渔民担心投入渔电共生,生产模式势必改变,要重学新养殖技术,如此一来,老一辈渔民累积的传统技术恐也将濒临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