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殿龙/川普的罩门在这里!
文/毕殿龙美国当选总统川普还没有上任,就表现出了特立独行、不以常理出牌疯癫张狂的个性,尤其对和台湾地区领导10分钟电话激情之后,违背美国政治伦理在推特上挑衅北京,对中国南海问题更是指手划脚。川普挑战中国意图何在?其对抗中国过程中,留下最大的罩门在哪里?其最终命运会如何?川普与蔡英文通话,并在其私人社交媒体推特上违背中美双方长期以来的默契,以「总统」称呼之。开始有人认为这是川普的莽撞甚至是自己和团队没有执政和外交经验所致。但从其建立的未来执政的内阁成员主要构成和政治倾向看,对中国大陆持对抗强硬立场的鹰派有不少占据重要职位等状况看,这显然不是一时的冲动,预示着其对华政策的强硬或更加具有不确定性在其上台后会持续下去。
有人解读川普上任之前针对中国的行动是以「台湾牌」、「南海牌」做火力侦察,上台之前先给自己经济上最强劲的对手一个下马威,以便让自己正式上任后获得更好的战略位置。尽管这种揣测有接近川普和其团队的真实目的的成分,但诸多原因意图之外,笔者更判断特朗普此时没有系统化、成熟化推出自己的中美政策之前,在推特频频发表针对中国涉嫌挑衅的言论有意或无意要达成一石多鸟的目的,既能满足自身无时无刻不显摆自己的存在的个性,又能够试探自己的中美政策,实际角逐中用台湾牵制中国、现实转移和淡化国内对自己反对的声音。川普对中国大陆政策的粗暴能否达成其战略目的,他对抗中国最大的罩门是什么?川普最大的罩门就是他始终是一个商人而非一个能够顾及全局和长远的政治家。他与蔡英文通话并称呼其为总统奇葩的理由是:台湾购买几十亿美元的武器,难道就不能接一个祝贺电话吗?
▲川普接了一通蔡英文打来的电话,严重触怒了对岸的习近平。(图/翻摄自网路)
殊不知川普本可以低调完成的动作,偏偏要违背政治伦理地高调挑衅,惹怒北京,会让其损失比卖给台湾军火更多的钱,也衍生更多的其他麻烦。美国对台湾的立场是维持现状最符合美国的利益,也才有机会把对台湾的军火生意和保护费长期进行下去。
如果北京对美国台湾的立场表示绝望,美国一个是未必全力出兵保护台湾,这和川普竞选时美国国家利益相违背;另一个是,如果大陆因为对和平统一台湾绝望,顺势武力拿下台湾,川普的军火生意也就告吹了。所以,川普对台湾的立场,除了军火商暂时振奋之外,对其执政不会起到加分的作用。川普要对迁往海外的美国企业征收重税,甚至考虑退出WTO,龟缩美国对外经济贸易政策,以贸易壁垒增进美国内部就业,兑现自己的竞选承诺。这种举措也许暂时能够促进美国的就业,但对美国长期和整体利益是不利的。这无疑是和全世界作对。不但无法让美国长期繁荣,还将极大损害美国几代领导人营造的美国开明和有担当的国际形象。和中国大陆正面冲突,即便以美国利益至上理论推断,无论如何也推导不出符合美国利益优先的结果。特别是在台湾问题上。即便川普不主动向全世界启动贸易战,但若在台湾问题上不断挑衅北京,包括贸易战在内的军事外交斗争都将更为激烈。美国即便对要不要继续做世界老大无所谓,但和中国大陆长期进行一个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争斗,并不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发展。
▲对岸网友到川普脸书呛声,台湾网友则留言「感谢总统」。(图/达志/川普脸书)
川普的执政风格要考虑其特立独行,标新立异的行为方式和装疯卖傻,好耍小聪明但缺少大智慧的人格特质。川普自以为以美国利益优先,但是否真心愿意做到和有没有能力做到,都让美国民众质疑。满眼是钱的商人特质,尽管当选后宣称将生意交给儿女去打理,一个长期偷税逃税的商人,不见得一当选美国总统品德就突然之间变得高尚起来。他的家族生意会不会让其政策发生不利于美国长远利益的偏移,以及其潇洒荒唐放任的个性能够为了国家改变多少,这也是美国人担心的主要因素。川普当选美国总统在美国仅有一半的人支持他,但也并非都支持其对抗中国,而是寄望其把美国的经济迅速搞上去。当支持他的民众发现经济上不去,对抗中国的花样如何翻新都没有用。这部分比支持希拉蕊的人中反对中国的人里更容易反水。另外,川普还有一半的无条件反对者。这些反对者对川普执政的焦虑绝对优先于没有技术含量地与中国大陆硬碰硬。这就预示着,无论川普有没有短期内将美国的经济搞上去,只要和中国发生有明显成本的对抗,都会成为这部分人反对川普一个个的口实。即便因为触及中国核心利益导致中美开战,都无法凝聚这部分人对其的拥戴。川普如果和中国发生贸易战或者因为台湾南海问题发生军事冲突,川普的不要说连任不可能,第一个任期也未必能够做完:要么被弹劾掉,要么被美国的精英焦虑之下暗杀掉:美国这样的例子并不鲜见。还没有正式上任,个性独特的川普家族的安保费用已经让纽约市不堪重负。(川普对台湾的立场无疑是八十老翁吃伟哥---虚不受补,其综合影响和如何应对川普的挑衅,稍后另文分析)总之,川普竞选之前没少麻烦,竞选之中麻烦不断,竞选胜选之后则频频制造麻烦。性格决定命运,注定其明年上任之后不但自己会制造很多麻烦,也会有很多麻烦找上他。
●作者毕殿龙,河南,资深评论员,台海评论家,本文为读者投书,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88 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来稿请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