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犬咬碎1岁童头骨脑浆溢出 医「拼颅骨」3小时抢命
台东卑南一名1岁2个月男童遭自家比特犬攻击,送到台东马偕医院医院时头部已经变形且脑浆外溢,医生紧急开颅手术,花了3小时将粉碎的颅骨拼回原来的位置,经过1个月抗生素治疗,男童奇迹似复原。根据研究,犬只攻击幼童的事件53%是来自家犬,家长应该避免让幼童单独和狗相处,以免发生意外。
今年2月某天清晨6点,阿公听到孙子尖叫哭喊声冲到门口查看,见到自家养的比特犬从背后咬住孙子的后脑勺,并在地上拉扯,见狗没有松口的迹象,他便徒手扳开牙齿救出孙子,赶紧送到医院。古书和表示,男童到医院时哭闹不安,后脑杓有2大块不规则撕裂伤,还有脑组织外渗的情况,断层检查后发现左侧颅骨压迫性骨折有轻微脑出血,右侧颅骨也轻微骨折,需要立即动脑部清创手术。
▲男童经过开颅手术,医生将颅骨一块块拼回去。(图/台东马偕医院提供)
神经外科团队用大量含抗生素的生理食盐水冲洗脑部伤口、清除血块、修补受伤脑膜,并将已取下的碎裂颅骨浸泡稀释的优碘药水消毒半小时,再用钛金属显微骨板、骨钉将碎裂的颅骨重新拼装完整,回复颅骨原本的形状,最后缝合伤口。术后男童接受小儿科加护病房团队的医治一周,在外科病房接受预防性抗生素治疗1个月后顺利出院。医生也惊讶男童复原顺利,没有明显的脑神经受损,四肢活动、语言表达功能没有退步,伤口因为不平整有部分缺氧坏死,在医疗团队辛勤换药照顾伤口后,伤口愈合良好,坏死皮瓣脱落后不需要另外移植补皮。
▲男童经过1个多月治疗,复原情形良好,连医生都说是奇迹。(图/台东马偕医院提供)
男童母亲表示,不敢再回想事情当生发生的情况,当下以为可能没救了,多亏医师的医术和医护人员的照顾,才将儿子抢救回来,「失而复得很感恩」。古书和表示,美国2015年发表在小儿外科杂志的研究报告显示,犬只攻击幼童事件95%是轻中度的伤害,但仍有5%是重度等级的伤害,其中53%是家犬攻击,邻居饲养占21%,而严重到需要开颅约占1%。
▲10岁以下孩童因为身材的关系,头部遭攻击的机率也大大增加。(图/台东马偕医院提供)
由于小朋友自我防卫能力不足,遇到犬只突然的攻击往往无法及时自卫,而小于10岁的孩童因为身材的关系,受攻击的范围在头部的机率也提高许多。古书和提醒,千万别让孩子和狗独处,特别是力气较大的犬只,另外也要嘱咐小朋友别靠近不熟悉的狗,以免发生攻击意外。
比特犬在国内外被列为「凶猛」的犬只,其实牠们并非本性凶残,因为块头大力气也大,加上与生俱来的身体构造使咬合力非惊人,一旦咬住就不轻易松口,经常被作为斗犬或护卫犬,但也有许多温和亲人的比特犬,性格的养成和饲主的教导方式息息相关。无论是怎么样的狗狗,都应避免小孩和牠们独处,有成人陪伴互动才能避免突然的意外。
•: BENTLEY THE PITBULL :•(@mypitbullfriend)分享的贴文 于 PDT 2018 年 4月 月 7 日 下午 1:36 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