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走马看花 王俊雄推「空间母语」感受建筑

记者周佩虹台北报导

一般的人看建筑物,无非就是「哇!好雄伟啊」、「看起来好华丽」…但有一群人,却正为了推动一个「空间母语概念而努力着,他们希望能让更多人从传统建筑的体验去了解台湾社会文化信念价值观,建筑不再是「死的」,而是一种「活的」文化,实践大学副教授王俊雄正是这群人中的其中之一。

1963年出生的王俊雄,经历戒严到解严,参加了多场社会运动,看到社会的变化与动荡,出国念书后再返回台湾,他认为,台湾应该要往外看、也向内看,找到内外之间的自我;而建筑在近期来,多偏向西方文化及经验,因此他在建筑系任教期间,常常带学生去看各地的建筑,希望透过深入的探究,找到台湾本土文化。

王俊雄说,台湾的建筑设计国外经验较多,但其实台湾的建筑实力国际间很丰富,只是缺少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若能结合西方的想像与台湾本土的技术,想必更有创造性的发挥空间。他也感叹,以防弊为主的政府公共工程制度,让建筑师们望之却步。

举例来说,兰阳博物馆在兴建过程,尚未有采购法,「否则外墙的铸铝板,很可能就必须公开招标,不能指名给某一个厂商,否则会被质疑有图利之嫌。」这样会让建筑师少了一块可以练功场域民众也失去认识建筑设计的机会

因缘际会情况下,王俊雄认识了台湾比菲多发酵公司董事长梁家铭,跟着学生们和王俊雄一起到宜兰去认识当地的建筑,几次之后,梁家铭体认到保留旧时代文化习俗的重要,于是一手催生「空间母语基金会」,而王俊雄也和多位建筑及文化界重要人士,一同加入成为基金会董事。

淡水红毛城也是著名的洋楼建筑。(图/淡水古迹博物馆提供)

在「空间母语基金会」网站首页中有着这样一段话:「穿越古今,世界建筑来到台湾落脚;横跨中西,在地空间诉说多国语言花窗红砖、斜瓦、古厝、城堡骑楼,当纷杂的设计元素在空间中交错拼贴,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台湾建筑?」

因此,「空间母语」成立后,除了积极举办当代建筑论坛,让国内的建筑师可以有互相交流的机会;并举办「空间母语建筑奖」,鼓励参赛者运用传统文化,做出兼具创新及传承意味的建筑,并开放各种背景人士参与,一同激荡,找出台湾的空间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