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敦现代建筑》:人与空间的对话

文/郑纬筌 Vista Cheng

最近,我在学校旁听一门「城市创意空间规划」的研究所课程,从文化创意的角度来探索城市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检视我们与都市空间的互动。

出身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所的邱咏婷老师,告诉我们「文化需要渲染,空间并不是单纯的美学,而是人与人的对话。」

如果用这个观点来检视人们与建筑之间的关系,《伦敦现代建筑》这本书刚好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翻阅这本书,不但可以看到「建筑的光工作坊」负责人路正光先生所拍摄的伦敦各大经典建筑的精美照片,更能够从字里行间领略建筑背后的意象,以及作者从建筑专业角度来解析伦敦二三事。

喻为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的柯比意,是现代建筑运动的激进分子主将,也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有一句名言,「建筑是居住的机器!」

如果用比较直白的话来说,意思就是说建筑虽然不能移动,但其实有许多机能隐身在建筑之中进行运作,就好像是一台机器默默在运作。而人们,就活脱是寄居在这台机器之中。

因此,当我在阅读《伦敦现代建筑》这本书的时候脑海里也不断翻腾着各种有趣的想法。好比看到苏黎士再保险大楼(Swiss Re Headquarters)时,不只惊叹于建筑大师诺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的绝伦创意,更对于这栋盖在一个十分局促的区块建筑物感到惊艳不已。

同时,我也好奇如果把这株拔地而起的「小黄瓜」(The Gherkin)移植到更为拥挤的台北市区,那会是怎样的光景?台北的空气品质也许不够好,天气也远较伦敦来得炎热,我们除了偶尔可以拿来说嘴的台北101大楼,也能够拥有类似「小黄瓜」的概念式地景作品吗?

所谓的「地景」,并非只是美丽风景,更可视为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错综复杂相互作用的呈现。虽然很多时候,地景会受到文化的冲击、影响,但也造就了以人为本的生活样貌

邱老师曾在课堂上提到资本主义城市的全球化,让许多现代城市变得更趋于同质,也因此当我们漫步在巴黎、纽约、上海甚或东京的街头时,总会对某些场景感到相当熟悉。

透过这本书来观望伦敦这个世界性大都会,同样也可体会现代设计美学的思维与许多文化、历史的演进。不只是造型酷炫的苏黎士再保险大楼,其他像是滑铁卢国际车站利物浦街车站商圈、伦敦堡垒城、伦敦第三机场史丹地以及波特丽一号,也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在《伦敦现代建筑》书中介绍了24个作品,从商业大楼、机场、车站、图书馆到私人住宅应有尽有,也充斥着不同的形式与风格。好比悬壁形式的古典风貌,或是考验结构工程师中空支点螺旋楼梯,或是圆弧状曲面造型,或是全玻璃建材,或与居民、环境共生的绿建筑,无一不是视线停驻的好焦点。

建筑师作为思想家及城市与空间的改革者,他们的使命不只是打造一栋又一栋巨大、美丽的建筑物,更需要在城市化的过程中,透过空间与建筑的意念,与人 们产生一次又一次的对话。就像从书中得知大英图书馆从规划到动工,足足筹划了四十年,一个建案如何经得起时代的考验,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

一如我在《伦敦现代建筑》这本书中,看到的不只是美轮美奂的英国建筑物,而是浓郁的英伦风情人文素养。如同观仰建筑的不同视角,我也希冀探索内心之所在。

☆《伦敦现代建筑》试读区

☆ 文章、图片来源:Vista 2.0 维斯塔日记-【维斯塔爱看书】《伦敦现代建筑》:人与空间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