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破局涉及政治 国台办否认
27日行政院会后记者会。图左至右分别为国发会主委龚明鑫、行政院发言人罗秉成及卫福部疾管署副署长庄人祥。(摘自行政院直播)
卫福部长陈时中昨天透露我国与BNT采购疫苗破局的原因,强调是受合约外的问题影响,破局关键在BNT对我方提供的中文版新闻稿中的「我国」二字有意见,即便最后改为「台湾」也未被BNT接受,因此直到今日这桩买卖都无法谈成;民进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也说,谈判最后被破坏掉,因为疫苗不只牵涉安全、法律,还有政治问题。不过,国台办回应,疫苗采购完全是商业行为。
此外,日前传出鸿海集团创办人郭台铭欲透过鸿海公司及永龄基金会,购买1千万剂上海复星BNT疫苗,捐赠台湾政府使用。永龄基金会执行长刘宥彤昨受访表示,中国及国台办没有干涉购买疫苗,希望台湾减少政治力,让大家尽快有疫苗。
陈时中昨天表示,在台湾东洋代理破局后,去年11月11日与BNT原厂重启谈判,当时双方召开视讯会议讨论技术性资料,12月31日与BNT达共识,取得最终合约版本,我方今年1月6日时将合约扫描档回传BNT,同时报向行政院获同意。
之后1月7日则进一步与BNT原厂讨论保密协议具体内容,并提供宣布合约的中英文新闻稿,陈时中说,1月8日BNT曾确认我方提供的新闻稿内容,并对新闻稿中的用词无意见,但4小时后BNT又来函表达对新闻稿中的「我国」二字有意见,我方虽然第一时间改成「台湾」,BNT仍说要再对新闻稿内容讨论。之后BNT就以重新评估全球疫苗供应量为由,将签约时间往后延数周。
国台办则以发言人朱凤莲名义发出书面回应指出,早在2020年3月,上海复星医药集团即与德国BNT公司签约,参与BNT疫苗研发并拥有在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的独家商业权益。民进党当局对此心知肚明,却不循正途,非要违反商业规则和诚信原则,欺骗台湾民众,谋取政治私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