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机器人崛起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征才困难凸显大陆餐饮业人力结构问题。在此一背景下,成本可控且兼具无人化、免接触功能的餐饮机器人,开始引发资本市场关注。
作为劳力密集型产业,餐饮业的人力成本一直居高不下,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陆餐饮业者存在无人化等需求,促使当地餐饮机器人销量遽增已经破万台,同时进驻上万家餐厅。此一现象已吸引多家A股上市公司目光,先后布局餐饮机器人市场。
A股上市公司抢进
第一财经报导,从餐饮机器人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在产业链前端制造生产环节,既有A股上市公司新松机器人等,也涌入大批新创企业如擎朗智能、普渡科技等。而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巨头,以及美团、饿了么等当地生活服务平台,也都相继布局终端应用领域。
在产业链结构方面,大陆餐饮机器人上游涉及晶片、舵机、雷射雷达等底层技术,中游涉及图像、语音辨识等AI(人工智慧)模组,以及设计、加工、组装、操作系统研发等,是目前学术研究和新创公司抢攻的热点。下游则包括餐厅、食堂、饭店等不同的应用情境。
从产业链结构看,核心零部件、AI模组、操作系统是餐饮机器人重要价值所在,其中不乏A股上市公司身影。
各家陆企布局餐饮机器人领域,主要瞄准人民币(下同)兆元餐饮市场需求。据大陆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大陆餐饮业收入年增9.4%至4.67兆元,预计2020年餐饮市场规模将突破5兆元。庞大的市场规模与人力需求,催化餐饮机器人产品线日渐丰富。
送餐机器人应用较成熟
产品型态来看,目前餐饮机器人主要有送餐、炒菜、收盘、消毒、外卖等五类,其中送餐机器人的应用相对较为成熟,但整体渗透率仍处于低位。
就商业模式而言,目前餐饮机器人主要采取购买、租赁两种模式,租赁模式的推出大大提振餐饮机器人应用落实。对于餐饮业而言,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成本,另外,免费试用期间也降低使用门槛。
青桐资本投资副总裁刘天程指出,送餐机器人主要集中在海底捞、西贝、望湘园等主流大型连锁餐饮公司,且多局限在一线城市。在餐饮品类方面,送餐机器人多用于火锅餐饮公司,因为火锅品项较多,机器人能放置较多的摆盘,大大节省服务生往返于厨房的时间,大幅提升人工效率。
尽管市场上也推出炒菜机器人,但机器人炒菜品项较为单一、制作简单,考量到中式餐饮口味、用料复杂性,对机器人性能及算法要求较高,因此渗透率依然较低,大多集中于食堂等情境。
在切入餐饮机器人产业链的A股上市公司中,新松机器人早在2015年就推出送餐机器人,目前其产品线已包括回收餐盘机器人、促销导购机器人、展示机器人等多款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