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纳百川》两岸营商环境将影响两岸未来(王冠玺)

中国国务院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于2020年初开始实施,直接影响市场主体兴衰,生产要素聚散,发展动力强弱。图为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逐步发展为中国最大的跨区域水果电商枢纽之一。(中新社

中国国务院公布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于2020年初开始实施。营商环境是企业等市场主体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所涉及的体制机制性因素和条件,其优劣直接影响市场主体兴衰,生产要素聚散,发展动力强弱。当前中国营商环境距离发达国家水平仍有差距,必须在「放管服」改革上有更大突破,在优化营商环境上有更大进展。《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核心宗旨在以下几点:

一、市场准入和推出更容易:推动证照分离改革,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持续放宽市场准入与推出等措施。二、税费成本更低: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应当严格落实国家各项减税降费政策,确实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三、小微企业融资更容易:明确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不得对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设置歧视性要求。四、办事更便捷:推进「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明确国家严格控制新设行政许可并大力精简已有行政许可。五、竞争更公平: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平等享受国家支持政策。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公平对待内外资企业等各类市场主体,积极促进外商投资。

中央地方政府通力合作下,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显示,中国营商环境已由2018年的全球第78位,2019年全球第46位,跃升为2020年的第31位。

中国营商环境虽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有许多具体执行面问题亟需解决。大陆智库研究员聂洋就建议,应当建立全国统一的营商环境大数据平台,整合政府与企业信息,将项目进行全流程管理,建立督导督办机制和考核激励机制,从而达到优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的良好效果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好的倡议,并应在此基础上根据产业别与投资地区进行细部分类。由于台商台企在商业身分上具有境外与外资等元素,基于国家统一与两岸产业链加固需要,有必要将台商台企作为专门一类,进行专门的数据建立,建立全国统一的台商台企营商环境大数据平台。

一般来说,当前台商台企面临的营商环境问题有以下两点:

第一、试错配对成本过高

台商台企由于产业不同,各地方(政府)需求不同,多数台商台企并不了解各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有关招商政策信息过于分散、重复、滞后与碎片化。相对的,各地方(政府)对于哪些台商台企是当地发展所需,也十分不了解,通常只能依靠网上公布资讯,或是举行招商宣传会议,坐等台商台企上门。各地方(政府)与台商台企彼此之间的「试错配对」成本过高。

第二、招商而不营商

有些地方(政府)招商宣传力度十足,但营商配套赶不上。台商台企有经验者裹足不前;无经验者,陷入自行打通营商环节,疲于奔命的情况。典型现象就是地方政府承诺的奖励配套资金不到位,或是延迟很长时间才分期到位,甚或是提出一些招商时故意不披露的条件,将奖励配套资金大打折扣。此外,除了少数几个营商环境较好的省市外,台商台企经常会遇到「上面招商引资热火朝天,下面岿然不动喝茶聊天」的情况。凡此种种,皆源于信息不对称,无用功太多,考核激励严重不足,缺乏第三方评估机制所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建议中央可以建立一个全国统一的台商台企营商环境大数据平台,整合各地方政府与企业信息,并且对进入申请程序的项目,进行全流程管理,各地方政府与产业均可各自或联合招商,并且展示自己的营商环境水平(例如:开办企业所需流程、时间,争端解决效率等等)。如此一方面节省多方成本,提高配对成功机率,并能降低腐败与种种无用功成本。

相对而言,进入申请流程的台商台企,也要在法律法规的要求下,诚实披露基本信息,包括运营项目,技术能力,专业资质,人力规划,信贷状况等等。

在此全国统一的大数据平台里,还应当设置方便查阅的法规案例库;类似全球顶级企业的客服人员,分类,分区回答台商台企的各种问题;甚至可以申请孵化企业创业的人员,帮助有需要的台商台企,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可生产或可营运状态。于此,各地方政府也将自动形成竞争机制。市场会说话,谁好谁坏,一目了然。

最后笔者要提醒的是,「营商环境」的概念,可宽可窄。有见地者均已看出,两岸的产业链不但不能脱钩,反而必须想尽办法的加固、扩大。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产业发展形成合围之势时,两岸的产业链,将是中国大陆保证外循环不断的一个关键环节。若是鸟瞰全局,笔者则必须指出,两岸「营商环境」的好坏,品质,将决定两岸关系发展的走向。改善「商业」营商环境或许不那么难,但是真正需要勇气,需要决心,需要智慧的是,中央愿意主动改善两岸的「统一」营商环境。既然「统一」从来不需要主张台独的个人或政党同意,那么中央又何必纠缠与自限于等待那一群本来就不必等待的人或政党表态支持?事实上,只要方法对了,执行准确,「统一」进程完全可以单方启动,单方掌握,不必指责是因为谁不配合,导致统一受阻。

言及「统一」,其所涉及的面向就不单纯是「商业」而已,而是包括了生活的各个层面,而其最终指向并非意识形态,而是「平等」二字。试问,当前台胞在大陆是否得以享受平等的政治权利?在体制内有无平等晋升机会?中央能在20年前就起用「在法律身分上仍是香港人的史美伦」担任中国证监会副主席,大刀阔斧的参与,甚至是某程度主导中国的制度改革与建设台湾人才济济,20年后,大陆用了哪一位台湾人直接参与国家重大建设?能够让台湾人有一种在大陆我也是主人翁的感觉?而不再是一直处在等着被领导施恩惠,想办法赚点钱就算了的角色定位

换言之,两岸的「商业」营商环境应当改革,两岸的「统一」营商环境更需要完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建立在伟大的勇气与思想解放上;最坏的时候,其实也是最好的时候。两岸营商环境如何,将决定两岸关系的未来。

(作者为法学教授)

※以上言论不代表旺中媒体集团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