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维沧极地拍出真善美

陈维沧在南极。(陈维沧提供)

陈维沧在西藏拍摄经幡漫天飞舞景象。经幡表达对大自然的敬畏,也为自己消灾解厄,保佑阖家平安。(陈维沧提供)

2012年陈维沧在北极拍摄到小北极熊洞口冒出头来的难得画面,达成了英国BBC花了15年都办不到的事。(陈维沧提供)

从事摄影旅游25年,陈维沧4探南极、5访印度新疆、6到北极、7至西藏、3度赴非洲,还远征喜玛拉雅山,乃至达尔文研究物种起源的加拉巴哥群岛一场场惊人的壮游之旅充满挑战高风险,很难想像这是77岁的陈维沧享受的退休生活,近期他从20多万张照片中精选出数百张,出版了第一本摄影集《纵横极地》。

书中记录令人震慑的南极拉森冰棚船只怒海破浪的惊险瞬间、南极企鹅生长环境、小北极熊初探世界的珍贵画面,及藏族天葬仪式,陈维沧从中追寻真善美、增长人生智慧,他说:「我在壮游中藉摄影『修行』」。

为了摄影去旅游

陈维沧原是贸易公司的负责人白手起家,却在50岁那年、事业顶峰之际急流勇退,交棒家族,之后成立了川流文化教育基金会投身环保公益、推动两岸文化交流之余,也开启他的壮游摄影之旅。

有别于一般人梦想的游山玩水退休生活,陈维沧背着15公斤的摄影器材,身穿5公斤重的御寒衣物,像苦行僧似的上山下海,接受炙热酷寒的试炼,「把吃苦当吃补,是我退休生活最大的乐趣」,而这一切只因对摄影的狂热,「别人为旅游而摄影,我是为了摄影去旅游。」

探访静寂的极地

陈维沧年轻时就爱摄影,退休后开始土法炼钢自学拍照,为了拍出不同于「到此一游」的旅游照片,他选择人烟罕至之地,受南极辽阔寂静又敞亮蓝白色调吸引,曾4度造访;北极冷冽的冻原苍凉,却孕育了北极熊、红狐生物,「看了会让人感动掉泪。」

「在天寒地冻的极地,最容易让人领受单纯的接纳,任何恼人的事、欣慰的事、惊喜的事、全都掏空了,内心一片空白。」

盼唤醒环保意识

耐性、自认勤能补拙,加上一点好运气,陈维沧在7天内拍到小北极熊探出地洞,和母亲「亲亲」的亲暱画面,陈维沧说,英国BBC纪录片《极地熊宝贝》的制作团队花了15年跟拍,仍没拍到小北极熊初探世界的影像

过于专注的结果,陈维沧常忘记身处危险之中,冻伤、滑倒和雪盲全遇上了,一次全神贯注拍摄海鸟,没注意到自己落单,差点身旁龇牙咧嘴的海豹攻击。

拍摄过程中,陈维沧一面亲领自然之美,另一方面观察到极地环境在变化,如因觅食困难消瘦的北极熊、南极冰棚因暖化而崩坍,极地的生存环境日益艰难,他希望透过自己的照片,唤起外界环境保育的重视,「有朝一日,如果牠们变成美丽传说、从大地永远消失,人类只能从照片中去追忆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