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篇-预采购2成整合产业炼

沪安电力业务跨及电缆产业下中上游端,其中作为电缆生产最重要的铜,价格起伏也牵动公司整体成本管控。谈起这点,戴志祥说道,从事电缆行业这么多年,他曾历经铜价只要6500元(人民币,下同)的时期,也曾遭遇价格高涨到80000元的阶段,他深知价格波动所带来的影响

「我们通常采取的是稳健保守的作法,」戴志祥说道。也因此,沪安电力提出因应对策的第一招就是「即时采购」。戴志祥解释,沪安拿到订单后,会即刻向供应商采购,把风险转嫁给供应商。沪安电力还是专注在生产制造的部分,供应商更专业也有一套属于他们自身的避险工具

但他坦言,公司确定得标的速度有时也还是赶不上价格波动的脚步。「有时候,上午报了价,等到下午订单确认后,又是另外一个价格了。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也有『评估体系』」。戴志祥解释,如果公司已经预视近期原物料将要上扬,同时也评估手中订单有高度得标的可能性,就会展开提早采购的措施。而预先采购的比例也是经过一番精密的计算,只能控制在二成,多了少了都不行。

而不仅如此,整合上中下游产业炼也是沪安电力另一项压低成本的招数。透过旗下申环铜业生产布局伸向上游,包括铜管材、铜线材、铜棒材铜杆拉丝、铝杆塑料制品也都罗列在沪安电力生产的品项当中。戴志祥说道,目前中国具备整合上中下游电缆产业的企业不超过5家,沪安电力就是这少数企业的其中之一。

尤其在面对其他同行低阶产品采取低价策略,沪安电力整合产业的作用就能大大发挥,生产产品的成本价格优势自然能够彰显出来。而他也说,成本优势是整合产业炼后最直接看到的成果,另一个附加优势则是更能掌控产品终端品质。戴志祥解释,过去产品的生产多是透过采购取得原材料,但由于无法掌控源头产品品质也就必须背负着瑕疵风险。如今,透过上下游的整合,产品品质较稳定,客户的疑虑也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