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历届iGEM 欢聚分享成功经验与喜悦

▲成大iGEM历任学长姐与最新成员欢聚一堂。(图/记者林悦翻摄,下同)

记者林悦/台南报导

成功大学学生团队2016-2019年连续4年参加国际重大赛事iGEM(全球合成生物竞赛),都赢得大荣誉,2019年更一举为台湾抱回世界冠军,21日历任学长姐与最新成员100多人欢聚一堂,分享iGEM团队成长的喜悦与参加跨领域研究带来的动力与启发。

2017年成员黄胤钧感动的说,成大团队在iGEM路上开辟出通往成功道路的关键是「传承」,学长姊衷心传授经验传,学弟妹用心吸收,在各方面做得更完善,最后让大家看到更高处的风景

iGEM(International Genetically Engineered Machine Competition,全球合成生物学竞赛),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主办。2016年成大学生组跨领域队首度参赛,以「非侵入式糖尿病监测器」获得1金及2项提名。2017年设计监控及调整水质的生物装置」获得1面金牌、最佳环境主题奖。2018年「工厂即时监控系统及固定二氧化碳的生物装置」荣得1金、最佳报告奖、最佳环境主题奖。2019年以「慢性肾脏病」主题夺下总冠军、1金、最佳报告奖、最佳硬体设备奖、最佳模型奖、最佳测量奖、最佳治疗项目奖。

医学系陈辰玮同学是iGEM 2018年竞赛成员,19年担任顾问。这2年他以不同身份参加iGEM,个人最大的收获是沟通能力进步。第1年担任生物实验负责人,要将实验流程与原理解释给非生物背景队员,也要和工程背景的人沟通装置设计要点、与队员讨论分工。担任顾问时提供意见串联每个分组的沟通与资源,这些经历让他学会在正确的时间点提供意见,并让队员决定是否采纳。也了解到鼓励队员沟通的重要性

2017年竞赛成员物理系黄胤钧说,16年iGEM的学长姐们是开拓者,17年团队把学长姐的经验组织在一起,并往下传承 给18年学弟妹,19年吸收了过去的经验和建议做得更佳与更完善,获得世界冠军。最让人感动的是,每一届都是由「⼼」出发传承,这是成大iGEM团队很直得骄傲的!希望这样的感动能一直传递下去。

2016年成员王佳恩说,虽然已经4年了,但iGEM带来的启发深深影响自己。「想可以想得很完美,真的动手做才知道失败在哪里」,想的与做出来也许不同,做过程一定会遇上问题,但问题会解决,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强化做出的能力。

2016年的学长陈乙轩告诉学弟妹,得奖不是到达顶点或结束,而是一个起点,对他来说,是获得挑战世界的勇气,开启了眼界也带来很多机会。

2019年团队成员医学系二年级于心婕说,在iGEM团队最大的体悟是,团员之间的合作努力学习,比个人才能更要重。「医学系的我,生物方面不比不上生科领域的同学,工程的知识也很浅薄,但我愿意学习,同时也提出意见与讨论」。成员跨域学习交流,贡献各自专业,虽然参赛运用的知识和技术相当基础,不过「团队将简单的事做到最好,非常不容易,我想这是胜出抱回总冠军的关键」。

成大iGEM团队成员喜悦分享会,在光复校区成大创意基地C-Hub举行,虽然有的团员已经离开校园,但对iGEM充满情感都尽可能抽空前来,现场欢欣洋溢,气氛温馨。校长苏慧贞教务长王育民、国际处副国际长陈嘉元等都特地出席分享同学的开心与喜悦。4年来一路带领团队的化工系副教授吴意珣看见历届成员的向心力,脸上尽是欢喜与骄傲。

iGEM是全球最高等级的合成生物学竞赛,合成生物学融合生物、工程、物理、计算机科学和其他多项领域的综合性科学工程,竞赛的目的在促进跨学科领域研究与合作。利用工程手段创造标准化的生物元件(Bio-Brick),并利用来建构具有各种实用价值的微生物遗传体,并物解决社会问题。曾多次被Nature等国际科学杂志报导,每年约有200多队,超过30多个国家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