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大研发腹部电脑断层系统 助癌友掌握肌少症状

成功大学校长沈孟儒、国科会主委吴政忠与卫福部食药署副署长陈惠芳合影。(国科会提供/李侑珊台北传真)

为推动我国精准健康战略产业发展,国科会于2020年启动「临床资料库与AI之跨域开发及加值应用计划」,3年来不少学校已累积相当的研发成果。其中,成功大学研制的「腹部电脑断层身体组成定量系统软体」,特别有助于癌症病友在进行化疗疗程后,能回复较多核心肌群量,该系统已在成大医院使用,可为患者拟订更个人化的医疗方案。

许多文献已证实,身体组成与癌症预后高度相关,而癌症病友于化疗阶段肌肉量、肌肉密度、脂肪等会明显减少,绝大多数由医师主观判断。

成大医院临床创新研发中心主任蔡依珊医师表示,肌少好发于癌症病患,且高龄、疾病与治疗均会加重肌少,发生率为11-74%。当肌少或肌肉脂肪变性发生,常发生化疗剂量限制性毒性,需减低抗癌药物的同时,更会影响治疗成效。

为精准掌握癌友于化疗后的肌少症情况,成大医院影像医学部在2年前汇聚医学、理工、电资等专业领域,成功研发出「成功大学腹部电脑断层身体组成定量系统软体」,已通过卫福部食药署查验登记、取得医疗器材软体(SaMD)上市许可。

成大指出,传统的半自动商用软体定量(Slice Omatic)每张影像处理平均耗费20分钟,成大团队利用AI模型作腹部肌肉与脂肪的定量切割,数秒内即可成功推论成果。不仅能快速有效地帮助医师掌握病友肌群肌肉量及密度,也可让病友了解自身的肌肉健康状况,做为后续追踪比较及加强营养提升之依据。

蔡依珊提到,目前全球尚未对核心肌群强、弱或多寡订出一致的标准值,成大医院影像医学部利用成医健康族群资料库,梳理出近5000份健康族群腹部电脑断层,以「成功大学腹部电脑断层身体组成定量系统软体」初步建立起台湾本地健康肌肉量标准值。

蔡依珊说,依此常模数值可与同种族、性别以及年龄的族群客观比对,精准定义是否落入肌少族群,原本只是医师用来追踪病程的腹部电脑断层,现在可以加值定量出病友的身体组成,开启精准营养契机,提供更多积极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