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癌症死亡率第一名 3大族群适用低剂量电脑断层筛检肺癌
「黄医师,我上次公司健检,说是肺部有一个小结节,要回诊追踪。请问该怎么办?我已经担心得好几天没睡好了。」一位神情略显忧虑的中年女性刚进诊间就急着开口。
「陈女士您先别急,小于4公厘的肺结节恶性肿瘤机会很低。如果担心的话,我们还是可以安排进一步检查帮助评估诊断。」我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审视着她带来的资料。
「我从来没有抽过烟,身边的人也都不是瘾君子。这样我还是会得肺癌吗?」陈女士再问道。
「抽烟虽然是欧美肺癌致病主因,但台湾临床患者却是以非吸烟居多。而且早期肺癌通常没有症状。透过健康检查才能及早发现问题、及早治疗喔。」我解释着。
传统上常利用胸部X光来做为肺癌的筛检工具。但文献指出,胸部X光并不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即使是胸部X光再加上痰液细胞学的检查做为肺癌筛检工具,同样也不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因为胸部X光对于肺部小结节的侦测敏感度太低,所以无法达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目的。
1980年代以后,电脑断层检查开始被发展。它运用在肺部小结节的侦测有较好的敏感度。但传统的胸部电脑断层检查,辐射暴露剂量较高,约为7毫西弗,是一般胸部X光辐射暴露剂量(0.02毫西弗)的350倍,若做为筛检的工具恐怕会有致癌的疑虑。
不过随着仪器的精进及发展,发展出低剂量的胸部电脑断层检查,辐射暴露剂量约仅为1.5毫西弗(等于70张胸部X光片),大约等同于台湾地区每人每年接受天然背景辐射的值。因此,以低剂量的胸部电脑断层来做为肺癌的筛检,可将辐射致癌的疑虑降到最低。
低剂量的胸部电脑断层扫描针对肺部的影像品质十分优异,短短几秒钟就可以完整扫描整个肺部,不需注射显影剂便可将肺部的每个横切面影像重组,既方便又快速。
肺结节的评估及处理
肺结节的定义为小于3公分、接近圆形的肺内阴影。结节愈大恶性肿瘤的机会愈高,小于4公厘的肺结节恶性肿瘤机会极低。小于5公厘、5到10公厘、大于20公厘的肺结节,恶性肿瘤发生率分别是0-1%、6-28%、64-82%。因此胸部电脑断层上大于等于4或5公厘的肺结节,一般被视为有意义的阳性发现。以下为建议追踪频率:
.直径0.4公分以下的肺结节,每年追踪筛检即可。
.直径0.4-1公分的肺结节,三到六个月低剂量电脑断层追踪一次:
-追踪时肺结节没有变化,回归每年一次追踪。
-追踪时肺结节变大但小于0.7公分,可选择三到六个月再做一次低剂量电脑断层或切片检查。
-追踪时肺结节变大,大于或等于0.7公分,建议切片检查。
-一开始就发现直径大于1公分的肺结节,建议切片检查。
美国国家肺癌筛检试验指出,低剂量电脑断层扫描筛检的筛检效益,平均320人接受筛检,可预防一个人因肺癌死亡。台湾肺癌学会、胸腔暨重症加护医学会及中华民国放射线医学会联合订定出「台湾低剂量电脑断层肺癌筛检共识宣言」,指出适合做肺癌筛检之族群包含:
1. 年龄介于55 到74 岁,抽烟史超过30 包/年,目前仍在抽烟,或戒烟时间未超过15年。
3. 有肺部病史(肺阻塞、肺结核)、氡暴露(来自欧美的建材、大理石)及特定职业暴露(如石绵)的民众。
针对长年吸烟的肺癌高风险族群,若接受低剂量胸部电脑断层扫描每年肺癌筛检,跟每年接受X光筛检相比,能降低肺癌的死亡率20%,且降低所有死因的死亡率7%。
在台湾除了抽烟之外,还有其他危险因子,令人忧心的是台湾肺癌新确认人数在近10年持续上升,尤其女性增加近1倍而且有年轻化的趋势,患者有近半数都不抽烟,致病因子却仍无定论。高风险族群若想健检,可考虑加入低剂量胸部电脑断层。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 年也公布肺癌是全球癌症死亡率第一位,但目前肺癌第一期五年存活率仍达90%以上,只要及早发现并耐心配合治疗,肺癌绝不是绝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