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界质疑:只是阅读形式变了吧
国人一年只看两本书,会不会太少了?印刻出版社总编辑初安民表示,这个说法与数据他觉得应先厘清,「国人一年究竟是读两本书,还是买两本书?」
初安民表示,他相信很多人还是到图书馆借书读书,只是,他认为,「台湾人并非不读书,而是偏重具有实用功能的书,反而少读文学书。」
「文学书可以让人比较深刻一点,难道台湾非得这么肤浅吗?」
新经典出版社总编辑叶美瑶则表示,官方喊「书香社会」口号喊了几十年,成效有限。现在政府若愿意从税制及价格的改革来推动阅读,值得鼓励。但台湾另一方面也要尽早从教育着手,列出中小学生的经典书单,不只鼓励他们从小读书,也知道如何挑好书。
台湾人究竟喜欢读什么书呢?根据去年博客来网路书店年度排行榜,第一、二名分别为医学博士杨定一的《真原医》,及翻译推理小说《别相信任何人》。前十名有两本和健康养生有关,三本与塑身美容有关。文学类除了《别相信任何人》外,还有情色文学《格雷的五十道阴影》及侯文咏《我就是忍不住笑了》等三本上榜。
金石堂书店年度排行榜也呈现了同样的趋势,第一、二名也分别为《别相信任何人》和《真原医》。文学类多了日文轻小说《国王游戏》及青少年冒险小说《混血营英雄》。
根据博客来年度报告表示,去年的图书消费市场,生活实用、理财及心灵类丛书依然占大宗,轻小说市场则不断成长。
初安民表示,台湾的读者偏重实用性,市面上教人如何赚钱、变得更美的书一直受到欢迎,文学书在夹缝中生存,的确很辛苦。「政府当然有责任带头鼓励阅读,不管用任何方式。但业者也没悲观的权利,还是得持续为读者选好书、出好书。」
「国人并非不爱看书,只是是跑去网路上看脸书(Facebook)了。」叶美瑶则打趣:「网路的确瓜分掉很多看书的时间,人们甚至在透过网路上看电影、电视,也可以用来读书。」
叶美瑶表示,其实台湾人急于了解新知,只是随着网路的兴起,有了更多的选择,透过网路,读者能读到的文学作品也许更多元,不一定非得买一本来读。反观健康类、财经类等实用书籍,需要有出版社及专家来把关,读者仍依赖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