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以五大价值 获颁国家永续发展奖

慈济以五大价值 获颁国家永续发展奖(图/爱传媒提供)

【爱传媒特约记者陈冠宇报导】109年国家永续发展奖11月25日下午在行政院举行颁奖典礼,由行政院长苏贞昌亲自出席主持,佛教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以五大永续价值面向,包含积极「防灾减灾策略,降低天灾所带来的伤害与影响、无形「净化人心」作为,消弭人祸所带来的冲突与不安、全面「造福行善」计划,消除贫穷与饥饿所带来的动荡、环保「清净源头理念,缓解资源耗费与促进永续发展、推动「尊重生命」价值,疼惜万物建立全球生命共同体,在民间团体类获奖肯定。

慈济基金会前身为1966年由证严法师在花莲创办「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以克己克勤克俭、克难为核心精神,于1994年改隶内政部更名为「慈济基金会」后,逐步展开慈善、医疗教育人文等4大志业,并推动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社区志工环境保护等4项工作,此8项志业同时并进,为慈济基金会「一步八法印」,慈济基金会颜博文执行长代表慈济及全球慈济志工,从苏贞昌院长手中接下奖牌,获此殊荣感谢各界给予的肯定。

颜博文执行长表示,慈济基金会以人道精神落实台湾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对外展现爱心软实力,善尽国际公民责任,建立伙伴关系,共建人类幸福、平安康庄世界,其中,具体永续价值的呈现,为慈济基金会积极回应联合国及台湾的永续发展目标,慈济慈善从台湾出发迈向国际,在「慈善志业」与「终结贫穷与饥饿、改善民生、促进永续经济发展」等目标相呼应,根据慈善志业在地化原则,推动多元化扶贫脱困计划,与政府及其他相关慈善机构合作,共同努力创造平安富足社会

在「医疗志业」的人医关怀让生命有品质部份,慈济全球医疗志业推展与联合国SDGs「确保健康与促进生命福祉」目标相符,面对全球人口与健康问题,慈济从身、心、灵3个面向,提供医疗照护、促进健康、社区关怀据点,为偏远、贫困及易受灾地区民众,提升生命与健康品质。

在「教育志业」的人才培育让生命有希望,透过学校、社会推广与社区志工系统的推动,提升优质教育、促进人性平等、提倡尊重生命的价值,以及肯定人性的尊严,将全球永续发展的理念深植人心,此与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确保高品质教育」的理念相符。

在「人文志业」的人文提升让生命有内涵,慈济在全球推动人文观念与环境保护,建立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友善和谐关系,并针对气候变迁、环境灾难等,加强推动垃圾减量、资源回收、循环经济等,共同努力创造和平正义、环保永续的世界地球村,此与联合国推动永续性的「能源发展、经济发展、生态发展、和平正义、全球合作」等目标一致。

慈济在「友善环境、环境永续」层面,针对减缓全球暖化、减少环境污染、资源回收及珍惜水资源等议题,推动环境教育、低碳饮食、资源分类、垃圾减量、节能减碳及循环经济等友善地球行动,并结合公益关注者,共同推动绿色低碳环境,应用智慧创新,迈向地球永续发展。

慈济基金会2018-2019 年慈善永续发展策略,以慈善为主干,建构永续发展策略,包括人心净化、社会祥和、天下无灾无难等3大主轴,以「扶困救助.新芽助学」、「接引职志、工培育与培力」、「福利服务.健康身心灵」、「社区关怀.落实在地化」、「人道关怀.灾难援助」、「环保三十.环球落实」等策略面向,订定短、中长期目标,对应台湾与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均有亮眼成果。

慈济基金会表示,期待透过讯息透明机制与作法,让社会大众更清楚了解慈济基金会在永续发展的努力,达到「经验共享、合作共融、社会共好、全球共荣」的目标。未来将从三层面精进,包括「社会永续」层面,透过多元弹性、社会创新等方式,促进年轻世代对于永续发展的认知与行动,加强科技、网路、人工智慧、创新思维与跨界合作等模式,解决实际社会问题。透过「循环经济」的永续价值观、提升绿色采购的总体比例;持续提倡「清净在源头、简约好生活」的生活价值,减少对地球资源的开采与生活垃圾的产生,提升资源回收的比例,改善环保教育站的安全性与教育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