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产地到餐桌!基隆推动食农教育 学生「自己的虾仁自己剥」

基隆市政府推广食农教育,成功国小带领学童自己动手剥白虾,并制成可口的虾仁餐点。(基市府教育处提供/徐佑升摄)

基隆市政府自今年开始透过提高午餐补助20元,使学校及家长有感,除精进学校午餐食材品质,也以CAS标准验收午餐鸡肉猪肉食材。其中成功国小并结合农业部水产试验所提供的白虾为食材,推广食农教育,带领学童从认识食材开始,最后还能吃到自己动手剥的虾仁,透过多元营养及卫生品质双管齐下,让学童吃得健康。

基市府教育处与教育部国民暨学前教育署8日在成功国小合作办理「推动学校午餐结合健康饮食及食农教育增能培训暨年度专题研讨交流会」,邀集各县市午餐辅导团人员,分享在地食材融入学校午餐案例,让孩子们吃得更健康美味。

基隆市政府推广食农教育,成功国小带领学童自己动手剥白虾,并制成可口的虾仁餐点。(基市府教育处提供/徐佑升摄)

基市府教育处与教育部国教署8日在成功国小办理「推动学校午餐结合健康饮食及食农教育增能培训暨年度专题研讨交流会」。(基市府教育处提供/徐佑升摄)

其中成功国小结合水产试验所,以「白虾」为素材,推广健康饮食教育,带领孩子从认识食材开始、动手剥虾,最后可以吃到自己准备的虾仁。

成功国小陈同学兴奋表示,学校每次安排的食农教育体验DIY课程都好有趣,有趣味料理及栽植体验,「像这次利用在地白虾做出好吃营养午餐也很有趣,也让我更了解虾子的营养及生长历程,学校午餐变得好好玩」。水产试验所长张锦宜说,未来可再和学校讨论,规画基隆市鱼黑鲷的食鱼教育特色。

成功国小校长陈怡君表示,市政今年提高午餐补助每人每餐20元,除精进学校午餐食材品质,也提升午餐鸡肉猪肉食材以CAS验收,并提升厨工待遇、增加营养师编制,让学校的厨房运作更为稳定。

教育处代理处长徐嬿立表示,市府关心学校孩子们的午餐品质及健康营养,从去年开始设置学校午餐辅导团,不仅订定「学校午餐自治条例」及编撰「学校午餐工作手册」,更从法制面、管理面、补助面等面向精进学校午餐,还导入HACCP食安专业卫生讲习及辅导,并追加预算1942万元提高营养午餐工作者待遇。

国教署副署长戴淑芬说,中央成立学校午餐辅导团,推动中央偏乡厨房计划,基隆市的午餐政策执行,是全国各县市的标竿。辅导团委员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林如萍指出,午餐好好吃,好好吃午餐,一句简单的口号,执行起来却很不容易,基隆市的食农渔教育,由教育处与产发处密切合作,是很难得的现象。产发处副处长蔡馥咛表示,从海洋到餐桌,食鱼列车、食鱼教室,都很开心能与教育处密切搭配,推动吃当季、实在地的食农教育。

身兼营养师的市议员许睿慈表示,自从去年协助教育处一同订定学校午餐自治条例后,她持续监督相关政策运作成效,肯定市府作为。

许睿慈指出,当初午餐条例修订时,她也相当重视食农及营养教育活动,很高兴市府结合中央资源落实食农与营养教育。目前基隆市营养午餐的食安标准与制度,已成为其他县市观摩的典范,她也期许未来府会合作,让更多学童与市民能在享受在地食材的同时也注重营养,并更高品质的食安把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