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年增1.6万例 9成都是「这群人」!做好这事可保命

大肠癌每年新发生人数已连15年是癌症之首,根据国内最新统计,大肠癌每年新发生人数为1万6,829人。(示意图/ Shutterstock )

大肠癌每年新发生人数已连15年是癌症之首,根据卫福部109年癌症登记最新资料,大肠癌发生人数为1.6万人,其中近9成(88%)为50岁以上的族群,且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国健署表示,定期接受筛检可及早揪出大肠癌,早期大肠癌的存活率高达9成以上。

根据国健署109年癌症登记最新资料,大肠癌发生人数为1万6,829人,发生年龄中位数为67岁,男性发生率比女性高出1.5倍。国健署表示,目前提供50~74岁者每2年1次定量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查,有助及早揪出肠癌,可减少29%晚期大肠癌发生率,并降低35%大肠癌死亡率。

国健署署长吴昭军表示,为了揪出潜「肠」危机,请民众执行2步骤:第1为定期筛检,第2为及时镜检。前者为定期接受癌症筛检做粪便潜血检查,后者是当粪便潜血检查结果呈现异常时,要尽速接受大肠镜检查,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国健署表示,科学实证研究显示,定期接受筛检,可减少29%晚期大肠癌发生率,并降低35%大肠癌死亡率。由于大肠癌早期无明显症状,粪便潜血检查可找出可能的肠道病变或罹患大肠癌征兆。我国实证资料也显示,粪便潜血检查结果为阳性者,若超过6个月不做大肠镜检查,罹癌风险增加30%;超过1年才做大肠镜检查,罹患晚期大肠癌的风险大增2.8倍。

不过,筛检结果为阳性的民众也不用太过惊慌。资料显示,早期大肠癌诊疗的存活率高,5年存活率达9成以上,但第4期大肠癌5年存活率则不到2成,所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可大幅提高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