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人看台湾》台北故宫的体验感之强 令人震撼

台北故宫博物院。(本报资料照片

在台北的第三天,我们按照导航,从酒店徒步去「总统府」。途中有几处重要的办公楼——最高法院等,还有一所大学——东吴大学。和我们熟悉的此类建筑相比,这些建筑用地都十分节制,沿街,绝无宽阔的广场作为缓冲。

台北雨水多,总统府对面的广场,地面有些泥泞,一些人热火朝天地在排练30周年晚会遮雨棚下,人们搭起锅灶在煮点心吃。这天是周末,外交部没有上班,连门卫也放假了。我们在门口拍了张照片。

往前走,国父纪念馆恢宏庄严,我在之前的一个学期,刚给高二的学生上过课文《中国建筑的特征》,看到这栋宏伟的建筑,立刻就能叫出名来,它的建筑形制称为:庑殿。庑殿建筑是房屋建筑中等级最高的一种建筑形式

国父纪念馆大部分场所均作为艺术展览馆。我们在这里又看到了一场画展台湾文创产品丰富、精致,这与对文化的尊重有莫大关系,在这样的土壤里,文化具备了的强大的繁殖力。在展馆外,一群高中女生在排练跳操,十分青春活力。我突然反应过来,这里跳舞的不是老年人的广场舞,而是青年人舞蹈,这是两岸生活的又一大不同。

你知道为什么游客常常在景点留下「到此一游」吗?那是因为有的景点,常常让人留下遗憾,除了到此一游,别无收获。

台北故宫的体验感之强,令人震撼。这里的文物,让你感觉是有生命的、亲切的,它们带着温润光泽,在时光的那一头张开双臂,和我们相会。这一定是继承者具有视它们与生命等同的态度,以及强大的文化再生力,它们因此焕发生机。并不是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像力,而是,教育,限制了我们的想像力。

仅仅是在「清明上河图」展馆,我一进去就被吸引了。那里有一个体验区,可以通过一个个听筒听到里面发出的不同的声音,比如有打铁的声音、酒店里的吆喝声。然后它再提示你,到清明上河图当中寻找刚才的声音出自何处——于是,一张静态古画顿时有了生命,顿时和当代的你有了互动。

孩子们很喜欢的是每个景点的印章,每个景点都有几个式样不同的代表景点特色的印章,孩子们随身带着收集印章的小本子,每到一处就盖章留恋。每个景点的印章,制作都很考究印痕清晰精美。就连让游客垫在本子下面方面盖章的印章垫,大多都是厚实的胶垫,让人用起来很满意。

故宫博物馆的旅游商品店,琳琅满目,也可以当做一个博物馆来参观。有一本《我的故宫欣赏书》,我毫不犹豫买了。因为无论从装帧形式、编排体例,还是内容的可读性趣味性来说,都秒杀中国其他博物馆做的那些形同说明书一样无味的类似读物。(《一个大陆语文老师的台湾见闻》之四)(林志武/福州市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延续《旺报》两岸征文活动,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脸书粉专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欢迎线上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