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史英先生「十问建北校长」

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第54届校友

针对十二年国民教育台湾全面推行的议题,人本教育基金会董事长史英先生日前一篇《十问建北校长》,我不是建中或北一女的校长,不过身为建中校友,我非常希望认真回答史英先生的提问,逐条回应如下:第零条「如果」史英先生所言「国民教育最基本的精神,就是无条件地提供全体国民无差别的普及教育」是各位教育先进与全体国民都认可的命题,那么本人坚决反对十二年国民教育,同时呼吁建中与北一女的现任校长不应只考虑「政治正确」风向球、害怕被舆论「扣帽子」而勇敢改变态度,站出来反对十二年国民教育。 十五岁至十八岁的青年在人格、能力兴趣职业性向各方面都已经发展出很大的个别差异,实在不适合让所有人再不分条件地继续接受「无差别的普及教育」。「如果」要坚持在十五至十八岁年龄层推行无差别的普及教育,那么接受史英先生上述对国民教育命题的同时,也应该立即停办所有十五至十八岁年龄层的技职教育,因为技职教育显然违反「全体国民无差别的普及教育」的精神,技职教育的存在会导致部分人生未来尚无主见的青年草率地受到师长或家人「反正你书也读不好,干脆去学个一技之长」此类偏见的影响无法接受与其它选读高中的青年同等的教育。这种制度的残害想必不亚于建中与北一女继续以明星高中形式存在台湾社会的负面影响。第一条 以本人就读建中之经验,建中的设备、图书等硬体设施,实在不如其他同等学校优良,特别是那些私立学校与新成立的公立学校师资方面,建中师资个别差异很大,有非常认真的老师,也有那些觉得学生反正都很聪明我也不用太认真去教什么的老师。在每一个团体或职业岗位,总是会有自律甚严、责任感重与凡事得过且过两种极端态度的成员,教师亦复如此。以学生的角度,建中的师资比起其他学校不能说更好,但也绝不能说更差。第二条 建中学生高达90%都去上补习班的原因实在很多。先谈上补习班的附加价值,对许多学生来说去补习班是一件很快乐的事,补习班提供一个现成的、非常好的社交场合,在那里可以和就读不同高中的国中同学好友相聚,也有机会认识其他异性;更有一部分学生感到学校课堂里的教材太过简单,无法满足智力上的挑战,所以到补习班收集各类难题,然后三五同学之间彼此竞赛、脑力激荡,看谁能先解决问题,其乐无穷。如果没有了补习班,下午早早放学以后的生活就只有回家,那实在少了很多趣味。 再谈上补习班在学习方面的主要价值,这部分当然就没有这么快乐了,其根本原因不外乎同侪竞争。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听完老师一样的讲课,可是吸收的成效和反映出来的学习表现就是会有高低落差,高的人希望确保比别人更好,而低的人希望尽快追上落后别人的部分,那么当然在课堂以外学习机会就成了人人要把握的关键,这就是补习班。补习班的老师未必教得比学校更好,可是人都有玩乐的惰性,我们至少利用上补习班的机会强迫自己每天多花几个小时专注在学习与思考上面,其实就会看出进步的成效。

▲教育部19日召开记者会表示,未来12年国教上路后,国三生将改考教育会考,检视学习成果。第三条 学生除非是天资极度聪颖完全不怕被别人追上也不想追求更多学业挑战,或是时间管理与生活自律皆完美,或者是根本不在乎同侪竞争、功课懂多一点少一点都无所谓,同时政府再制定法令禁止补习班的开设,不然补习班的生态就无法禁绝。而以上因素都不出在办学者的身上。建中可以要求教师,必须更严格的控制教学品质,甚至向补习班老师学习那些受学生欢迎的教法,可是这仍然不会改变台下学生的吸收程度与学习表现就是不可能完全一样;建中可以要求教师,一定都要把最难、最多的东西教给学生,让那些不满足的学生满足,可是这样只会更害惨了那些本来已经落后的学生;建中可以呼吁学生不要在意分数之间的同侪竞争,可是这只是麻痹学生,给他们继续制造一种学习无关乎竞争的假象,等到他们出了社会,人际之间更加激烈的、根据许多比起考试分数更莫名其妙的标准来评定一个人的竞争,会压得他们粉身碎骨;建中也可以提供学生更丰富多元的课后活动,可是我们的课后活动难道还不够多吗?或许外界看建中学生课后补习觉得耗去很多青春的时光,可是我们花费最多时间与心力的明明是社团,补习只是一个小角。建中是全国高中社团数量最多的,每个学生在社团里都有玩不完的团练、社课、联谊、成果展......,建中学生从来就不是只有念死书而已。第四条 根据第三条的回应,建中当然无法保证将来学生「课后上学」的比率大幅下降到百分之二十以下,不能也不需要。第五条 再次重申,如果国民教育的意义就是「全体国民接受无差别的普及教育」,那么建中(也不只是建中)都不应该接受。 同时,校内升学不是歪风。建中、北一女每届总共招收不超过三千名学生,这些学生经过高中入学考试制度的筛选,基本上都在读书学习这方面有较特出的能力,对这些个人长处正好在读书学习方面的青年,鼓励他们继续升学,未来可以进入研究型大学继续深造,是一个正确的发展方向。如果强迫这些青年压抑他们在读书学习方面的长处,那才是教育歪风! 建中、北一女每年少于三千人的青年以升学为标的,并不会妨害其他台湾青年追求升学以外的人生发展标的,所以为了推行多元教育就必须消灭升学上的菁英特色学校,并不成理。第六条 前面已经提过,建中的社团生活非常多采多姿,而社团对建中学生的长期影响,与升学并不相上下,只是没有读过建中的人,容易受到「建中 = 升学」的刻板印象影响而不容易理解而已。许多学生在建中时期参加的社团,成为他一辈子最重要的兴趣嗜好,甚至影响到他的职业选择;相对地,大学考上那个科系,与后来的职业反而未必有直接相关。还有,在建中的社团里认识的同学,比起坐在同一间教室里拚升学的同班同学,往往日后交情还要更好、联络更加密切。这些在高中社团里培养建立的兴趣嗜好,还有结交到志同道合的好友,都是我们日后人生最大的资产。建中鼓励参与社团的自由教育风气,强化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以外做一个更全面、更有适应能力的人。第七条 建中学生当然有人因为太投入社团,或是心理上不能适应长期的同侪竞争,而影响到最终大学入学考试的表现。而当年没有考上建中的学生,有人只是因为粗心或画卡错误之类的理由,也有人在高中三年非常认真于课业,最终获得他应得的优异成绩。不过这些跟学校有什么关系?如果您认同建中是一间念了反而会丧失课业优势的高中,拜托拜托,志愿卡上千万不要填建中,所有人都会感谢您的。

第八条

首先请问史英先生「各行各业需不需要有领导人?」如果需要,那么某些学校以培养领导人为办学目标,这有什么错?任何一间学校,如果有了功成名就的杰出校友,难道不值得学校为之骄傲,并作为后继学生的模范? 不同职业所需人力的能耐与专业程度都不相同,部分建中学生自命不凡、眼高手低心态确实值得检讨,可是如果一个国家的教育制度只会培养出「都不是菁英」的普通人,这个国家的竞争力很快就会迈向崩溃的! 以人类群体的「常态分布」(normal distribution) 而言,只有聚集在平均附近比例占最多数的一群可以称为「正常」,其他不论哪一个方向的少数极端值都是「不正常」(abnormal),建中本来就是不正常,菁英本来就是不正常,领袖本来就是不正常,我们的社会既需要正常也需要不正常。

第九条

建中在办学过程中如何达到那些效果?史英先生您在自以为幽默地装傻吧!对于建中办学内容有什么清楚具体的意见请直接批评,不需要用这种拐弯抹角的讽刺。 前一条已提到,社会上绝对需要不正常的人,也就是菁英,那些「不甘与众人同列」的人,而比较深刻的问题是,这种人可不可以直接等同于某一个群体,例如「建中学生」? 事实上建中的师长经常对学生提出这方面的警惕,而绝非鼓励学生可以自大狂妄。我在建中念书时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历史科黄春木老师对同学的训诫:「建中虽好,好不在阁下。」 外界对我们的肯定是看着「建中」这块招牌,而建中的招牌之所以能够响亮,是多少老师、学长们累积下来的传统,又经历多少的传统才塑造出一点风格,我们如果只空顶着这头光环,却没有足以相衬的内在,有什么值得骄傲! 太多时候,「骄傲」并非建中师生的本意,而是外界带着「骄傲」的有色眼镜来看待我们。我们对那些课业成绩不如我们的学校或学生,不管做任何举动都可以被解读为「骄傲」,「菁英学校」又何尝不是社会套给建中的分类? 我们只是比较有能力念书、比较喜欢念书的一群人,可是我们也不会做很多事,而在那些事情上面又有很多人做得比我们更好,建中学生都心知肚明。可是为什么当我这个考试成绩第一名的建中生跟另一个修理机械第一名的高职生站在一起,每个人都要指着我说「建中学生真是菁英!」,而不是说「能修好机器真是菁英,那些念建中的怎么都不会?」追根究柢,这还是华人社会里「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心态作祟啊!

第十条

身处国家教育体制一环的省思,就是我们掌握了很多教育与社会宣传的资源,却仍然没有办法撼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各种领域能够做到最好的,都是菁英,不是只有读书这个领域而已。或许,也希望,我们的坚持,能够在下一代身上看到成果,让我们的教育培养出不同领域更多、更有竞争力的人才,带领台湾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作者为台北市立建国高级中学第54届校友曾令明,原文发表于此:答史英先生「十问建北校长」。以上言论不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声音与讨论,稿件请寄editor@ettoday.net

►►►更多好看内容都在《ETtoday新闻云》首页

论坛/阿笙/12年国教是「灭国首部曲」

论坛/JS CK63rd/关于建中--为何我们对教改不合理之处会有声音?

论坛/谢璐声/教育结果是教育动机的产物--这是个须要改变的世代

论坛/施博仁/十二年国教立意良善但成效可能不佳

论坛/论十二年国教隐忧--有想过会有一个世代被牺牲吗?

论坛/阿勋/建北现象为不实指控

论坛/12年国教、凭什么剥夺「读书型」孩子的生存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