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京津冀任督二脉 各路菁英集结打造雄安新区
被定义为党和国家「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在领导班子上的选择,自是不可马虎。从中共中央一系列人事安排,可说是集结各路菁英,除京津冀领导班子,更借重沿海城市特区经营官员,围绕着雄安新区建设,持续调兵遣将。
为打通京津冀这条「任督二脉」,北京在人事安排上,一方面借重河北周边城市官员经验,像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陈刚;另方面则借调有改革经验的南方城市官员,如河北省副省长许勤、省委副书记赵一德。
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省委书记王东峰1958年出生,其他党委平均年龄约56岁左右,相对年轻化。
观察人士分析,肩负雄安新区这「千年大计」的领导班子,不仅年纪轻、有冲劲,结合京津冀周边资源 、改革经验,必然能做出更多成绩。
▲紧扣京津冀建设的雄安新区。(图/搜狐网)
以雄安新区最年轻官员、党工委书记陈刚来说,从北京市朝阳区委书记一路晋升到北京市委常委,2013年,陈刚转任贵州市委书记,打造大数据产业,在当时是为数不多的年轻省市一把手。
观察人士认为,雄安新区设立是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亲自抓的国家级城市规划,陈刚正是该项计划的具体执行者,如何汇整京津冀资源,成功打造雄安新区,无疑是这批年轻领导班子,最重要的政治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