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癌标靶新药 健保暂时性给付

台大癌医中心分院肿瘤内科部主治医师林宗哲表示,胆管癌约有4~5成的基因变异能采标靶治疗,最常见如IDH基因变异及FGFR基因变异。(林宗哲提供/李念庭台北传真)

胆道癌又称胆管癌,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病人发现时已晚期,无法透过手术根除肿瘤,因此胆道癌也被封为「隐藏癌王」。不过,标靶药物的发展替胆道癌患者带来新希望,健保署去年将标靶新药Pemigatinib纳入暂时性给付,今年更开放给付包括「肝内胆管癌」在内等19种癌别的次世代基因检测。

台大癌医中心分院肿瘤内科部主治医师林宗哲指出,胆道癌发生率持续攀升,但详细病因至今不明,「没有明确高危险群,就无法提前筛检、预防」。他解释,胆道癌可分为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及胆囊癌,部分肝内胆管癌与慢性肝炎有关,肝外胆管癌、胆囊癌可能跟结石有关,但临床上大部分胆道癌个案,都找不到明确危险因子。

林宗哲说明,早期胆道癌痊愈机会大,能手术根除肿瘤,但相较其他癌症,复发风险较高;若已局部淋巴结癌细胞转移,甚至转移到其他器官、骨头,传统上会以化学药物治疗,虽然能改善病人症状,但疗效差强人意,肿瘤反应率不超过3成,存活率仅约9、10个月。

不过,林宗哲表示,近年来免疫治疗和标靶治疗逐渐发展,临床证实免疫治疗加上化疗疗效,比传统化疗更好,肿瘤反应率超过3成、存活率可以超过1年;检测出FGFR2基因变异患者,服用标靶药物Pemigatinib,肿瘤反应率可达4成、甚至超过5成,存活期拉长到17个月,肿瘤明显缩小的患者,存活期甚至可延长到30个月。

林宗哲解释,「肝内胆管癌」约有4~5成的基因变异能采标靶治疗,最常见如IDH基因变异及FGFR基因变异。林宗哲表示,我国2023年5月起,将针对FGFR2突变基因的标靶药物Pemigatinib,纳入健保暂时性给付,若使用2年后临床疗效良好,就可能改为常规给付,造福更多胆管癌病人。

健保署今年5月,更开放给付19种癌别使用次世代基因定序,其中便包括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及胆囊癌基因变异发生机率较低,则未被纳入基因检测给付范围。他建议,肝内胆管癌患者可以先做基因检测,若验到有标靶药物的基因变异,便能提升治疗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