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高龄发病难化疗 标靶新药7月纳健保给付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好发于60岁以上长者,目前化疗是第一线治疗选项,健保署自今年7月起有条件给付新型标靶药物作为第一线治疗。(王家瑜摄)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好发于60岁以上长者,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多半经由健检发现,目前化疗是第一线治疗选项,但超过9成患者都有一种以上的共病,身体条件恐无法负担。健保署自今年7月起有条件给付新型标靶药物作为第一线治疗,提供多一种治疗选项。

台湾癌症基金会执行长赖基铭指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有点像是感冒,例如体重减轻、疲劳、咳嗽、发烧等,经常透过健检抽血检查才发现,因此被称为「沉默杀手」;国内每年约新增200到250人确诊,患者多是60岁以上长者。

中华民国血液病学会理事姚明说明,白血病是指白血球失去正常血球细胞应有的分化能力及老化死亡现象,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约占所有白血病的9%,由于病程进展缓慢,可能长达20、30年,发病年龄以60到70岁居多,多数患者诊断时是零期或一期,主要以追踪观察为主,平均存活率可超过10年。

姚明分析,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唯一根治方法,但条件限制较多,实际能使用的患者很少;化疗是现有健保给付的第一线疗法,但超过9成患者都有一种以上共病,身体状况难以负荷;标靶治疗则是新兴治疗趋势,可针对晚期病人提供较好的武器。

中华民国血液及骨髓移植学会秘书长蔡承宏表示,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的治疗原则是「无症状追踪、有症状治疗」;初期无症状病人存活期中位数约10年,但带有特定基因异常(如第17对染色体异常)的患者,平均整体存活率较一般患者更短、预后更差。

蔡承宏指出,台湾慢性淋巴性白血病患者中,约1成具有17p染色体缺陷;根据国际指引建议,这类患者应优先采标靶治疗。健保署今年7月起将新型口服标靶药物纳入健保第一线给付范围,期盼让高风险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少走冤枉路,免于不必要的化疗,重拾精彩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