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交条例修正三读4违规可检举 民团:道路设计需改善

立法院14日三读通过《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部分条文修正,民间团体给予肯定,但仍点出道路交通设计不良问题。(资料照/陈俊吉摄)

立法院今三读通过《道路交通管理处罚条例》部分条文修正,限缩民众检举交通违规项目,但骑机车未戴安全帽、在人行道与行人穿越道违规临停、不依顺行方向停车、占用身障车位等,仍开放检举。对此,职业驾驶团体与路权团体皆给予肯定,但路权团体也提到,交通违规主要问题仍在道路设计,盼未来明确改善。

针对《道交条例》修正今三读通过,台北市计程车驾驶员职业工会发言人李威尔表示,工会给予肯定,感谢立委们体察民情,快速完成三读修正。去年起,工会立场就是针对路口、公车站10公尺及并排临时停车3项非自愿违规样态向政府反映,因这对职业驾驶来说并非主动违规,是因道路交通设计不良,以及乘客、营业行为特殊产生的违规。

李威尔强调,不是职业驾驶不愿遵守,而是现行道路设计、消费者叫车模式,使司机无法遵从,今算是阶段性的结束,也感谢交通部长王国材亲上火线与民间沟通。

行人零死亡推动联盟理事长陈恺宁提到,原预计10项违规样态取消民众检举与记点,最终在许多单位抗议下,人行道与行人穿越线及身心障碍停车格的临停与违停最终被排除,让他们看见国家对行人用路环境安全及弱势权益的重视,相信违停在人行道应非职业驾驶的需求。

对于骑楼也应维持检举记点的讨论,她说,很遗憾最终结果仍取消检举记点,他们理解在中南部骑楼与北部有不同样态,短时间难强制汽机车退出,期待未来能透过国土署4年400亿元的计划及甫通过行人交通安全设施条例的规范,加强人行道建设,让行人至少有条安全路能走,别因骑楼停车问题而逼不得已走在车道,徒增危险。

陈恺宁提到,交通违规主要问题仍在道路工程不够完善,路侧多没设计临停及上下货空间,使驾驶与乘客长期习惯违停,仍期待政府尽速透过道路改善,让驾驶与行人都能在马路上拥有良好道路环境,目前交通部也承诺每2个月会与地方政府开会讨论改善,联盟也会一起参与协助提供建议。她也希望交通部能明确给出道路设计改善的目标时间,并承诺未来在改善完成时,原先执法力道能恢复,让并排停车、快车道停车等许多危害交通安全的违规样态能有效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