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阶3D列印成长快 商机浮现
资策会MIC预估,2016年3D列印市场规模将可到44.5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20.4%;低阶3D列印机快速成长,资讯服务商机浮现。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推估,2012年3D列印机(3D Printer)市场规模约21.5亿美元,年成长率22.2%;预估2016年市场规模将可达44.5亿美元,年复合成长率20.4%。
观察全球3D列印应用,MIC表示,目前主要分布在消费性产品(29%)、汽车(19%)、医疗(13%)、教育(10%)、太空(8%)及工业机械(7%)等领域;3D列印设备可区分为生产制造、专业领域、工作室 3个等级。
MIC表示,其中5000美元以下的机型,2010年销售量为5900台,预估至2012年将大幅成长至3.5万台, 2年内销售量成长将近 6倍。
资策会MIC产业顾问吴显东表示,3D列印机在5000美元以下的机型,多属个人工作室或玩家的使用机型,以初阶模型制作为主要应用;随此类机型销售量快速成长,未来相关配合的适用材料、低价3D扫描器,以及建模、编修、列印等3D数据库列印服务,将是未来可留意的商机。
在高阶3D列印机部分,MIC表示,全球高阶3D列印机销售逐渐增加,未来「3D物件编辑软体」及「3D列印服务」将成为主要应用服务。
其中3D物件编辑软体将呈现M型化发展,区分为支援专业生产制造、适用医疗、军事、航空、工程及教育等领域的高阶应用软体,以及低阶机型的入门软体;3D列印服务则是提供3D建模、编修、列印及代售等服务。
展望未来2年到3年内的3D列印发展趋势,MIC表示,随着3D列印低阶机型的低价化趋势,预期厂商将纷纷迎合个人工作室及玩家需求,推出金属、陶瓷、树脂、塑胶、尼龙、ABS、铸造用腊等复合造型材料,在免费软体充斥、网路服务愈来愈便利等条件下,3D列印风潮仍会持续延烧。
吴显东表示,低价3D列印机型,拥有少量多样、快速生产特性,未来将与主流量产技术区隔化,除客制化消费性商品的独特性外,个人创意构想可先透过低阶机型列印生产,不但可缩短产品开发周期,更可作为大量生产的先探性商品,预期未来3D创意工厂的创业风潮,将可能创造新兴的市场规模。102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