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石塭仔社区大鼎灶 串起旅外游子跟家乡连结
东石乡塭仔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陈俊旭自豪地说,「大鼎灶」斗大的3字,是据点长辈共同用琉璃珠制作的。(张毓翎摄)
「大鼎灶」斗大的3字,是据点长辈共同用琉璃珠制作的。(张毓翎摄)
东石乡塭仔社区17日举办成果发表,展示近期刚完工的「大鼎灶」,与会来宾一同将汤圆放进大锅中滚煮。(张毓翎摄)
旅外游子杨东尧(前排右四)无偿提供土地,协助社区完成一座「大鼎灶」。(张毓翎摄)
「大鼎灶」是早期农村社会中每个家族凝聚情感的核心所在,每天3餐及过年过节,都是婆婆妈妈大动锅铲、喂饱家人且传承文化记忆的温暖场所。嘉义县东石乡塭仔社区人口外流严重,为了让居民有一个可温暖吃饭、互动交流的场域,由旅外游子杨东尧无偿提供土地,并由社区志工们及社规师同心协力下,完成一座「大鼎灶」,让庄头变得更好、更幸福。
东石乡塭仔社区发展协会理事长陈俊旭表示,社区办长照据点仅2年多,每天有30多位长辈参与。社区活动中心腹地小,且没有厕所和厨房,一开始得借用地方宫庙的厨房,去年和社规师向嘉义县政府综合规划处提案争取经费,打造一个优质的休憩聚会场所。
在沟通讨论及施作过程中,据点长辈及多位旅外子弟热烈参与,共餐的厨房、大鼎灶及厨房周边菜园去年陆续完工,社区未来还要盖文化客厅、公共厕所;在外人眼中,这些地方小小建设,或许看似微小不起眼,但其中却隐藏居民对社区深厚的情感与认同。
陈俊旭说,有些出外的子弟具有设计专业,协助社区勾勒设计图;有的经营脸书的粉丝专页《塭仔的青春美梦》,不时PO文分享家乡大小事;有的还特地返乡亲自参与施作,这样的热情着实让人深深感动。
东石乡塭仔社区17日举办成果发表,展示近期刚完工的「大鼎灶」,社区志工早就准备好佳肴,从炒米粉、肉粽到汤圆统统都有,县长翁章梁、东石乡长林佳莹、县议员姜梅红等人也到场,与乡亲一同闲话家常;回味以往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