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缓慢、步态不稳恐是帕金森氏症 医:两件事帮助改善

动作缓慢、步态不稳恐是帕金森氏症 医:两件事帮助改善。(示意图/Shutterstock)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PD)是全球第二大常见的退化性疾病,是一种神经退化性疾病。主要发生原因为脑部的「中脑黑质」、「基底核」与制造多巴胺的神经元退化有关,当中脑黑质核内的多巴胺(dopamine)细胞退化、凋亡到一定程度时,会引起动作障碍。

●哪些人容易发生帕金森氏症?

帕金森氏症的好发年龄,约在55岁至60岁之间,65岁以上盛行率约占1%,80岁以上盛行率为3-4%。目前致病机转仍未有明确原因,部份研究认为与接触化学药品、重金属有正相关,约有5%-10%属于家族遗传性,与特定基因有关。长期接触农药、头部外伤也可能增加罹病风险。

(图/潮健康提供)

●帕金森氏症有哪些症状? 有哪些治疗方式?

帕金森氏症患者的多巴胺神经元持续凋亡后,会引起各种动作障碍症状。典型症状包括颤抖、僵硬、动作缓慢、步态不稳。最常见的四大症状合称为「TRAP」:T(Tremor)是颤抖。R(Rigidity)是僵硬。A(Akinesia)是动作迟缓。P(Postural instability)是步态不稳。

(图/潮健康提供)

帕金森氏症的病情分期,则依据「Hoehn&Yahr stage」分为1-5期:

第1期:症状影响身体单侧 (如颤抖、僵硬),尚可行走。

第2期:症状影响身体两侧不影响平衡。

第3期:身体中轴受影响,因平衡系统出问题而走路不稳、容易跌倒。

第4期:失能逐渐严重,虽可行走或站立,但日常生活需亲友协助。

第5期:需长期卧床或坐轮椅,无法自行走动。

(图/潮健康提供)

帕金森氏症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是补充脑部的「左多巴胺」,可帮助身体制造神经传导物质多巴胺。其他有效治疗药物尚且包括多巴胺接受体促效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抗乙醯胆碱等药物。

另外,也有「深脑刺激术」的手术治疗,经外科手术将晶片植入大脑,通常适合年龄较轻、症状明显、药物控制不良的患者进行。

(图/潮健康提供)

●帕金森氏症愈走愈慢怎么办? 有哪些方式可帮助?

帕金森氏症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出现步态冻结等情况。有相关症状时,建议进行缓和、柔软类型的运动,也可练习有氧运动,搭配复健来训练平衡感,能改善静止性震颤、手抖等问题。但要避免太激烈的运动训练。行动不稳的患者可介入辅具,帮助行走并减少跌倒。

除了运动与复健,也可搭配可发射雷射光的陪步器、健走杖或单手杖,帮助起步与动作困难的状况。在使用辅助型器材前,应先咨询高龄医学科或神经科医师。

由于神经传导物质的回路受影影响,借由发射雷射光的科技陪步器,可启动大脑的神经回路,透过投射至地面的雷射光线,以「视觉刺激」的方式引导步伐,帮助行走更为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