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从未对外开放!高雄36年老拘留所揭神秘面纱 警盼小朋友「预约吃牢饭」

高雄老旧拘留所首次大公开。(图/记者黄子倩翻摄)

记者黄子倩/高雄报导

一般人的印象中,拘留所只有做坏事人才会被暂时关进去,但拘留所内其实还有保护室和留置室的存在,保护室即是安置可能自残、撞墙等自残情况的人,里面四周墙壁内都有泡棉,避免被关的人自伤;而留置室则不一定是关犯人,关押的常常是情绪激动,可能伤及无辜的人,例如喝醉酒发酒疯,或者触犯公共危险罪的人。拘留所的空间正常来说不会对外公开,所以很少人知道在中正路上的高雄市警局4楼,还有一座「高龄36岁」的拘留所。

▲拘留所内分成拘留室、保护室,功能各有不同。(图/记者黄子倩翻摄)

揭开老旧拘留所的神秘面纱,4楼的布满灰尘的阴暗角落里,一共有7间房间,分别是拘留室、保护室还有留置室,每一间内都设置开放式厕所,四周围起来的高度只有约50公分,这样的设计,让犯人蹲下还会露出头部无法作乱。而且房间内没有任何摆设,只有木质地板表面光滑,进去的人只能或躺或坐。

▲拘留所四周仅围起50公分高,要让嫌犯能露出头部,避免做乱。(图/记者黄子倩翻摄)

这座拘留所采环状扇形建筑,中间的员警值班室外头铁栏杆压克力柱保护,让值班的员警可以看到每个人的状况外,也避免受到突如其来的伤害,仔细看,在员警值班室里的公布栏,除了外劳、拘留、刑事等分类外,还多了一个「大陆客」,就是为了应付在90年代,大陆流行的「假结婚真卖淫」女嫌犯,拘留所后方走道,有挂毛巾架子上方还写了英文标语,方便外籍嫌犯阅读。

▲员警值班室内的大型公布栏。(图/记者黄子倩翻摄)

警政文史有特别兴趣的员警孙敏龙指出,希望这座拘留所未来能被保留,并和警政文史馆做结合,能成为一个参访寓教于乐的场所,另外,他也想设计有趣的互动装置,例如「嫌犯身高体验墙」、「采证指纹体验」,甚至还想让结合市警局内部的餐厅,让小朋友能在拘留室内吃「牢饭」,加深印象外,也劝导青年学子,起到警世作用,让他们以后不敢做坏事。

►「时间对我们来说完全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