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观察-减碳超简单 多吃在地米

在行政院《台湾2050净零排放路径及策略》中,已用最简明的描述,固然能源及产业转型是减碳的首要,全民的行为若因此改变,从食、衣、住、行各面向着手,改变生活型态、落实低碳生活,应有可能诱发厂商建构低碳商业模式,创造绿生活产业链。

「低碳商业模式」,「绿生活产业链」的用字,大多数民众感到陌生,但是换成说:「多喝白开水,少买一次性饮料杯/罐」,就感到容易理解多了。

而「吃在地、食当季」理念,也是能让民众从日常落实减碳的良方,字面意思是「脚下土地生长出的天然食材,夏天不选购冬天才有的农渔产」,缩短食材运输的食物里程,达到减少碳足迹的目标。

因为一旦经过异地运输,或冷藏、冷冻的长期保存,都有产出意料之外碳排的可能。

国民旅游中,有一种适合老小的「乡村行」,让小朋友赤脚踩在稻田泥土中,亲手种植小菜苗,感受土地与植物的生命力;老人家则攸闲地欣赏田园,享用当地菜园河川供养的青菜小鱼。这是十分适切的减碳设计,也是农业部「食物日」的三要精神:第一要「在地食材当季吃」,第二要「揪人共食快乐吃」,第三要「原型食物真好吃」。

然而,如果在这样的小旅行中,还是顺着提供小朋友偏爱的面包,将成为减碳过程的最大败笔。面包的主材料是小麦为主的各级面粉,台湾农地产米为最大宗,台湾本岛平原的小麦数量少、更难以供应面粉的制成,主要依赖进口成品面粉;面包里常放的奶油、奶制品,店家基于成本考量,也都是进口品。

进口品是经过异地运输,从原产地日本、欧洲、纽澳等地经由货轮、飞机等运输进入台湾,整条运输线就是一个碳排放的生产线。国际组织已针对跨洋运输的碳排产出,提出许多新要求,包括轮船的燃料需符合绿色要求,由于滋事体大,相关规范均视为长期愿景。

和台湾一样,以稻米为主要农产的日本,今年夏天某些地方发生「令和米荒」,日本米价随之攀升,为因应米荒,有超市祭出限购令。然而,日本民众没有强烈要求政府加速进口外来米,日本官方推广米食的坚持也没有停下来。某种程度上,日本米是日本人的社会认同,也是减碳的功臣。

台湾米应该要有机会,成为台湾民众对减碳的可行工具。农业部统计,全年稻米生产量约140万公吨糙米、消费量约111万吨,近五年的消费量甚至急速下降。

换句话说,如果,民众能将心境转变,选购前多一层考量:多吃台产米食,帮助促成减碳,绿生活产业链也将能正向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