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拉升值记
(文接B6版)
小说被摆放在畅销书的展台或是收银台旁的显眼位置;此外,王勇还要求团队成员向每个客户推荐这本书。
「她的故事比比尔·盖茨的更值得参考,这句话是作者最初的序言里面的一句,我读到这句的时候,觉得它很贴合读者群,很打动人,所以我把它提了出来,作为了封面的宣传语。」蔡明菲谈到图书的包装时说道,「我比较满意的,还有书名。《杜拉拉升职记》这个名字很简洁,又非常直接地涵盖了故事的主旨,让读者一下子就能在头脑里面有个印象。而且这个书名在传播起来非常上口。」
到11月,《杜拉拉升职记》开始在当当网、卓越网热卖。2007年12月1日,博集天卷谨慎地加印了1.5万册,17天后,再次加印2万册,然后是3万、5万、10万。「书很快就上了当当和卓越的排行榜。我们迅速调整宣传策略,把当当和卓越作为杜拉拉的首要阵地。」「杜拉拉」2008年创下了在当当网、卓越网连续七十几周位列小说排行榜第一名的纪录,至今无人超越。
平凡女孩 引发共鸣
杜拉拉这个「姿色中上,没有特殊背景,受过良好的教育,靠个人奋斗取得成功」 的女子,被大家认可为典型的中国中产阶级的代表,成为了众多职场新人的奋斗榜样,甚至一些尚未毕业的大学生,已经开始研读小说,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准备。
随后,当当网、卓越网等电子商务网站的图书书评栏,豆瓣网等社区网站出现了成千上万读者自发写的书评和读后感:
「连着三个晚上少眠,把这本升职记看完了,有几个感受,与朋友们共勉。
1、书中的说话方式是中文夹带一点英文,看了,对英语有所帮助,而且也了解了一些在外企的常用英语。
2、此书讲述了一个大学刚毕业的女孩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打工者经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职场励志故事,看了给人以鼓舞。
3、书中阐述了职场中常见的几种关系(上级关系、下级关系、平级关系)的处理方式,可以借鉴。
4、此书不仅是一本职场励志书,还描写了女主人公在公司的一段爱情故事,使此书读得并不枯燥,毕竟「爱情是永恒的主题」嘛。
这本书写得真的不错,有空的话可以读读,有帮助的。」(当当网中级评论员——畅所欲言Liu)
「在外企工作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看一本这样轻松,自然的书,作者是很有经验的,难得的是没有用那种过来人的口气教育别人。选择杜拉拉这么一个倔牛似的可爱女子作线索,让小说在一种温和,有人情味的气氛中,流览到了外企生活的图景。」(初学者的书评from豆瓣网)
「7月刚毕业,满怀憧憬,现实的单位别人看来不错,自己觉得好像失去了斗志。 看了这本书,被生动的语言深深吸引,也给我增加了很多斗志。我还想去拼搏。 看的时候不禁在想,市面上那么多林林种种的职场经验的书,冠以各种各样的推荐和包装,都不如这本书来得可爱,学了东西也不觉得枯燥。」(当当网初级评论员——恩恩水晶)
当当网上的近两万条评论,豆瓣网上6万多条评论,已足能看出「杜拉拉」的粉丝群规模。许多媒体调查过人们热衷《杜拉拉升职记》的原因,结果显示,67.3%的人是为了学习职场生存术,50.2%的人被她独立奋斗的精神打动,另外38.8%的人在杜拉拉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2009年1月,《杜拉拉升职记2——似水年华》上市了。主人公杜拉拉已经成为了外企经理,摆脱了当年的稚气和「勇猛」,日益为专业的成熟和规则所取代。书中还引入了社会上流行的「管理培训生」计划,本职工作与炒股的矛盾,宽频薪酬制等话题和现象。与此同时,如果说杜拉拉是70后的代表,书中则又引入了80后代表沙当当的另一条主线,两线并行,既有交叉,又有对比,两个不同年龄层的白领女性所折射出来的价值观、爱情观、生活观,让故事更有看点,层次也更加丰富。
「其实我最初想做成《杜拉拉升职记1》、《杜拉拉升职记2》……但是作者给每本书又分设了不同的主题,比如第二册叫《杜拉拉2:年华似水》,第三册叫《杜拉拉3: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因为这套书的主题不可能永远是「升职」,人物的成长和故事的发展决定了她会面对更多的问题和新的选择,到第三册的时候,杜拉拉追求的已经不仅仅是升职了,而是转型,是更高层次的职业发展,而且她也会遇到发展中的瓶颈,然后她跳槽了。我们其实做的是描绘一个年轻女孩子的职场成长之路,所以我们叫她「杜拉拉系列」。几年下来,最初《杜拉拉1》的读者,在企业里面也有晋升或者发展,所以我们希望杜拉拉跟她的读者一起成长。」
一本书背后的 3.5亿产值
在中国的图书市场上,每天就有300本新书上市,能够抓住读者眼球的图书寥寥无几。在这样惨烈的竞争下,一本书的销量能够达到3万册,就已经是小获成功,5万册以上,就可以称其为畅销书,10万册以上,则是非常畅销,而百万册的销量,屈指可数,甚至有种「可遇不可求」的感觉。据北京开卷资讯技术有限公司对图书市场零售资料的跟踪资料来看,「杜拉拉」系列图书的销量已经突破了350万册,而且曾多次占领了畅销榜的前三名。
地铁上、公车上、咖啡馆里,常常能够见到年轻人捧着一本《杜拉拉升职记》仔细阅读,有些人还拿着笔在书上勾勾画画。
2008年,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简称SMG)影视剧中心策画部主任徐晓鸥联系了博集天卷,表达了购买《杜拉拉升职记》电视剧版权的意愿。能够得到这样一家集广播、电视、报刊、网路等于一体的多媒体集团的青睐,王勇也开始留意到了「杜拉拉」小说之外的(文转B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