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屎藏3大作用!医揭「正确抠挖频率」:运气好可以捞出一部分

文/今健康

棉花棒、掏耳棒清洁耳朵是日常生活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少人也会在洗完澡、洗完头之后,拿棉花棒挖耳朵,不过这看似稀松平常的事情,医师其实相当不建议,一来没有必要,二来可能造成反效果,三来可能造成耳朵伤害,甚至失聪。

为何不建议自行挖耳屎?医:没必要、反效果、危险高

义大医院家庭社区医学部预防医学科主任洪暐杰医师表示,耳屎主要是由耳道分泌物油脂酵素皮屑等物所组成,具有清洁、抑制细菌增长、保护耳道的作用,能够避免灰尘、细菌、蚊虫有害物质长驱直入直接伤害耳道,如同守门员般的存在,并非像名字一般只是毫无作用的「屎」。过度清洁,如同把这守门员开除了一般。

知道耳屎其实是耳部的守门员,那么什么时候挖耳屎最适当呢?对此医师则表示不建议自己规律固定时间挖耳屎,也没必要。洪暐杰医师指出,因人体构造的关系,耳屎本来就会随着咀嚼的动作逐渐自然地向外排出,因此平时根本不必刻意清洁。平常挖耳朵,运气好的话可以捞出一部分的耳屎,但绝大多数的情况容易把耳屎往内推,越卡越深。

耳屎越卡越深这还不打紧,较棘手的是,若是因为施力不当或受到旁人擦撞,造成外耳道破皮、刺破耳膜,就很有可能导致耳道感染、听力受损甚至失聪。因此医师建议如非必要,尽量避免自行挖耳屎为佳。

除此之外,洪暐杰医师也指出,不少人认为较粗的棉花棒相对柔软较不易受伤,接触面积较大,压力相对较小,这若从物理学角度来看确实有理,但对耳膜而言其实差异并不大,力道拿捏不对,和细的棉花棒一样,都容易伤害道耳部,一样会有造成听力受损的风险,更不用说是掏耳棒,不论何者都不建议。

耳屎太深别硬挖,交给医师处理最安全!

那么耳朵的清洁到底该怎么处理才好?洪暐杰医师表示,最好的方式自然还是请家医科医师、耳鼻喉科医师进行处理为佳。一般而言,可在耳朵感觉到听力受阻,或是感觉置身山中,耳朵受压力影响感到闷闷、胀胀的时候,再请医师协助,通常约一年一次即可。较软的会使用专业完整的仪器进行清除,较硬的也会先开立耳垢软化剂,约4~8周后再进行清除。

若要自行挖耳屎,应留意6大安全重点

除了看医生之外,若真要自行处理,可以使用婴儿油清水生理食盐水等协助软化,特别要注意温度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应与体温相当,否则可能出现严重头晕甚至恶心想吐的情况。另外,若有耳道破皮的情况使用上述这些方式,则可能有造成严重中耳感染的风险。而有时较硬、沾黏较紧的耳屎,其如同伤口结痂一样不好去除,若是硬着处理,反而容易造成耳道破皮受伤。上些这些处理方式,自然还是由专业医师处理为佳,以避免后续的危险的发生。

自行清除耳屎重点在软化,因此洗完澡的时候相较安全一些,此时耳屎多少不会像洗澡前较硬,清洁主要着重在外耳道的清洁,避免太深伤害道耳膜,也应避免过度用力造成耳道破皮。并且留意四周,以避免发生碰撞刺伤耳膜。并避免请亲友协助清除耳屎,以免出力不当造成耳部受伤。

本文经授权转自:今健康《挖耳屎不健康又危险?医:它能抑菌、抗菌,真要挖留意6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