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控模式 方舱医院专收轻症
大陆为收治新冠轻症患者而搭建「方舱医院」。图为去年3月10日武昌方舱医院准备正式休舱。(中新社)
台湾本土病例大爆发,而大陆对大规模的疫情防控已建立一套成熟应对模式。当社区出现第ㄧ起本土确诊案例后,在范围内进行封闭式管理,同时透过区域普筛及早发现其他病例,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一旦疫情扩大,则启用「方舱医院」医治轻症患者,实现最大容量收治,以免造成医疗系统崩溃。
方舱医院为可移动医疗空间的一种,类似野战机动医院,被称为医院中的「变形金刚」。去年武汉疫情大爆发时,当地连夜开辟大规模的「方舱医院」,是大陆公共卫生防控与医疗的一项重大举措。
武汉疫情爆发时,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解决病毒的社会传播和扩散问题,当中以家族式群聚发病情势最为严峻,如果大量轻症患者居家或疑似病人在社区流动,会成为疫情扩散的主要源头。
这样的情况下,当务之急是迅速地把确诊的轻症病人都收治起来,给予医疗照顾,与家庭与社会隔离,避免造成新的传染源。
大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王辰是这样形容方舱医院的:「用最小的社会资源、最简单的场所改动,能够最快地达到扩大收治容量的目的。」
随着疫情平息,武汉方舱医院陆续「收舱」,而后包括香港、吉林通化,以及云南瑞丽等地爆出疫情,跟进在当地设置方舱医院。
云南省瑞丽市的抗疫过程尤其值得一提,可说将大陆全国的防控模式集中浓缩在这个西南边陲小城运行。今年3月,瑞丽本土疫情又起,当地政府当机立断,又一次采取最严格的「封城」措施。
封城后,当地政府启用方舱医院,下达「全市集体做核酸」的普筛命令,并再加码「全员接种新冠疫苗」,5天内对全市30万人口接种疫苗。瑞丽官员称对抗疫情就像与时间赛跑,一定会把疫情牢牢压下去。
三色健康码 实时监测
另一方面,大陆地广人多,为管理人员流动带来的风险,疫情期间,各地推出专属健康码,减少了「表格抗疫」,一次线上填报后,即可多次多处使用,同时也有利于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实时监测管理,提高统计效率。
健康码是个人出入通行的电子凭证,运用大数据加强新冠疫情联防联控的产物,民众透过线上申报,完成个人健康讯息登记后,经后台审核生成属于个人的QR码。
健康码分红码、黄码、绿码三色动态管理,红黄码为到过中高风险区或是从境外入境者,必须实施14天以上的集中或居家隔离,经申报确认后才能转为绿码,持绿码者得以于各公众场所通行。也就是说,若不及时或照时申报个人健康状态,可能在城市中寸步难行。
然而,在全面使用「健康码」的同时,却苦了不会使用科技产品的长者,他们必须填写纸本的「流行病学调查承诺书」或「个人信息采集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