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股市 大陆人资产配置转向
大陆各地房市调控持续强调「房住不炒」。图为重庆主城区内的商品住宅高楼。(中新社)
大陆知名证券分析师、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师荀玉根近日发布的研报指出,大陆居民资产配置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即会多配一些权益资产(股票、偏股型基金等),少配一些房产,核心原因是前期促使居民超配地产的两大因素正在发生转变,产业结构和年龄结构决定居民配置从房到股。
一是产业因素。过去20年大陆是工业化经济,地产链是经济中的主导产业,进入2010年后,产业结构开始转型,主导产业正从过去的以地产为主转向以科技服务业为主。参考1980年代美国产业结构转型期的经验,主导产业从工业转为科技服务业后,对应的融资结构也会发生改变,居民的资产配置方向也将顺势从地产逐步转向权益。
二是人口因素。过去地产业发展较快离不开需求端人口因素的拉动,根据联合国的测算,2000年大陆人口的平均年龄为31岁,按照人口年龄周期,25-39岁为住房的刚需人群,因此过去居民买房有很大的刚需原因。但截止到2020年,大陆人口平均年龄已经到38岁,且联合国预测大陆的平均年龄将在2030年达42岁,2050年达47岁,居民对地产的刚需配置力度将趋势性下降。
据社科院统计,房产在居民资产配置比例一直稳定在60%附近,固收类(存款、债券等)约为35%,权益类(股票、偏股型基金等)只有不到5%。荀玉根指出,过去20年房市波动明显小于股市源于居民资产配置力量,目前居民配置正从房市到股市,有鉴于美股1980年后的长牛也源于居民资产配置,长牛中有小熊,近期A股下跌是牛市回档修正。
这次居民入市主要依靠基金,2019-2020年居民入市资金中70%来源于基金,而2014-2015年这一比例只有15%。居民借道机构投资者入市,加上过去几年养老金等保险类资金均在提升权益投资比例,A股中配置型资金的力量在不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