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再教育

陈鸿逸

笔者曾于以前的文章中提及,公民教育的实施不能只是一种形式,更不能只是某个类似于「公民与道德」的教育科目而已。然而,经过二年来的历程,虽然一样认为公民教育不能流于形式外,但也不应有所流失。无独有偶,这恰与前几期的《天下杂志》之专题报导不谋而合。因为这启示在于,公民社会的到来不仅仅只是经济发展、教育程度提升,更多时候是嵌合、隐含于公民的自我意识、他人观感的多重交合点上。

一如杂志中引用大学教授洪兰亲身实例,说明学生在推考研究所时,进入一个公共场合时的举止态度,使得洪兰教授不免为此担忧了起来。因为一方面她看到了许多在学识上相当优秀的学生,但却也目睹了学生对于基本仪态的疏缺。洪教授归纳出许多原因,其一是「公民教育」的提升与反思。

然而究竟什么才是公民应备的涵养呢?其面向众多、方法各异,且各有其教育、社会的专家学者提出精辟的见解,此非笔者能力所及,但笔者想提出的,其实就是「应、对、进、退」四个字的准则。这看来简要的字眼,不免遭受读者的质疑,什么是所谓的应对进退?其实只要细想,当我们在与他人聚会餐桌上应有的礼仪、与他人相处的互动、对不同意见的包容态度,都可被概括其中不是吗?

过去,我们总以为公民道德可能含涉了太多的道德性教条,且无法现实社会接轨,故应予以适度地检讨。但放置在日常生活中,若也无法应付基本的事务的话,那么似乎又是教育上的一大缺洞。故回到最初原始的状态,「应对进退」不仅仅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区隔个人气质方式,甚或是个人认知自己的社会位置、角色的重要关键。当然,这并不是要将公民教育无限上纲到一种阶级的划分,反而是指向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于「礼仪」的认知与实践,所谓的小细节看出个人修养即是透过这种微细的部分

也许做个公民并不困难,但要认知到做一个公民的重要性却显乏然,而你我都成为合格的公民了吗?

作者陈鸿逸,彰化师范大学博士生。以上言论代表本报立场。ET论坛欢迎更多参与,来稿请寄editor@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