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股票基金的江湖座次变迁 有人退位有人赢
有人退位有人赢
回看过去的十年,公募股票基金行业发展跌宕起伏,权益基金曾经规模起飞又下降,如今两年腾飞。中间经历过坚守价值投资主义的辉煌和中美贸易战的低迷,也体验过牛市后期配资满天飞的刀尖舔血和杠杆褪去后的一地鸡毛。
而身处剧变之中的基金公司们,有的搭上了行业发展的东风走到了聚光灯下,有的则错过了时代的机会渐渐离开了主流的视野。今天小编就以权益基金的视角来回顾过去十年公募权益的江湖风云。
正如《客户喜欢什么样的公募基金?》里提到的,今天公募权益股基的江湖里,头部效应愈发显著,前十大权益基金管理人的管理规模几乎占到了全市场的半壁江山。
但如今的前十大和十年前相比,出入还是挺大的,强者依靠强投研、好业绩、足激励、梯队层次明显的产品和人才矩阵维持其强大的市场统治力,后来者也不遑多让,对前辈们的位置跃跃欲试。
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掉队的基金公司明显这几年没太跟上市场的节奏和风口,比如曾经叱诧风云的博时、南方和华安,现在的你还记得榜单上的大成和银华么?
具体基金公司来看,易方达作为过去两年公募市场无可匹敌的金子招牌,其权益管理规模已遥遥领先市场同行。和大家印象比较深的老牌公募嘉实已经拉开了将近2个张坤的差距。
两家基金公司渠道过往都很强势和优异,过去在牛市顶峰都能发出巨量爆款产品,但是当前为啥如此大的差距呢?我猜这跟基金业绩,跟投研管理,跟公司战略方向反复,跟人才流失,年轻人员培养梯队,跟激励机制,有重要关系吧。
而后来者中欧、兴全、交银、汇添富重视投研、主动管理能力强的印象早已深入投资者的内心,也走出了不少投资者追捧的男神和女神(怎么都在上海
)。
当然,提到公募权益,一定不能漏了这个行当一个特殊的存在——睿远。睿远公募目前400亿的规模看着平平无奇,但是睿远想破千亿,这似乎是分分钟的事情。
只是坚守价值投资、看重品牌的声誉、注重投资者体验的睿远似乎一直并不急于扩规模。要知道当初睿远成长价值首日募集资金便达1000亿,最后只给了60亿的额度,超额配售比例不到5%,足以见得市场对其的高度认可。
相比于今天拥有了个人微博超话和全群粉丝后援会的张坤,作为中国公募基金的第一代顶流王亚伟当年给市场带来的影响力是生长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来源多元化的时代的后浪PM们不可能能企及的。
在王亚伟鼎盛时期,他调研哪家公司,本人还没出发,消息已经传导到公司股价上,先涨为敬。当然比王亚伟更难复制的,是王亚伟所在的那个年代,是宏观驱动周期,行业轮动,重组概念纷飞的年代。
而因“坤坤不老,蓝筹到老“而强势破圈的中国公募历史上第一位千亿PM张坤,在2020年的牛市被市场捧为新一代公募一哥,其中既有其8年7倍的长期业绩积累,也有牛市喧嚣、渠道需要IP的流量助推。
在每一个一哥的光环之外,更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不是像抽盲盒一样去赌谁是下一个一哥,而是一哥们生长的地方;从华夏到易方达,都是每一个时代无可争议的绝对强者,也许张坤、王亚伟是偶然,但华夏、易方达肯定不是偶然。
拥有培养并且留住长期业绩优异的基金经理的土壤是爆发的基本前提,投研扎实、业绩优异、新人辈出;在强渠道的助推、线上线下的加速流量转化下,使得基金公司与经理的IP都在不断进化,头部也越来越头部。
而能同时做好这一切的往往都是战略判断得当的行业领军者,一哥的明星PM不过是市场对过去一个周期战略定位成功的卓越基金公司的一种嘉奖。
说完了权益,也顺便谈谈过去十年让不少基金公司短期规模快速扩张的新品类机会。
老基民们应该比较熟悉这样的景象,13-15年的买货基、14-16年的买保本基金和这两年买比较火的固收加概念基。
每一年,都会有特定品种的公募产品受到大家的追捧。而每一类基金的热销,往往都是当时监管政策、宏观基本面、大类资产走势和投资者行为共同的结果。
天弘依靠货基和余额宝的东风,管理规模早早破了万亿;国泰避开主动管理的内卷,发力ETF,被动权益规模1000亿,细分赛道领先;易方达除权益和ETF外,还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强大的渠道覆盖能力,成立独立的固收部与混合资产部,发力固收加,今年几乎承包了市场的爆款定制,捕获了一堆铁粉渠道和终端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