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界肯定 企业聘雇意愿增3成

劳动部鼓励壮世代重返职场,透过补助连结各部会资源提供就业服务,各单位可规画办理中高龄职场体验式征才。(桃竹苗分署提供/蔡明亘桃园传真)

台湾进入超高龄化社会;立法院会7日三读通过《壮世代政策及产业发展促进法》,鼓励55岁以上有工作能力及意愿的国民参与劳动市场;工商团体持肯定立场,104人力银行调查也发现,缺工浪潮下,2024年企业欢迎中高龄工作机会数,近三年累积成长30%,企业聘雇意愿也从2022年5.7分提升至2024年7.9分;不过,聘雇意愿不等于聘雇率。

人资专家透露,成立10年以上企业,正面临员工平均年龄增加的议题,不仅人事成本高、企业也期待年轻化、数位化,征才虽然会喊出广纳中高龄的口号,但若可以选择,年轻人面试还是较有胜算;其次,中高龄者虽然有责任心、配合度高,但体能负担、数位学习能力等,都是雇主得通盘考量的问题。

人资专家杨宗斌认为,《壮促法》多针对二度就业者,若技术含量高、55岁的中壮年,通常会待到退休、不容易异动,即使离职也很容易找到工作;缺工趋势下,杨宗斌认为,二度就业者仍以餐饮、量贩、通路等服务类等,进入门槛较低、工时弹性类型,最有机会。

全国中小企业总会理事长李育家表示,55岁以上的族群体力、条件和20几岁的年轻人不一样,但是却已经累积足够的社会以及职场的经验,因此就业需求就会不一样,在人力规画或二度就业,就要以55岁以上的角度来规画。

商总荣誉理事长赖正镒表示,壮世代的稳定度很高,如果政府做好训练、辅导是具有二度就业的能力,是可弥补未来人口老化人力不足的问题。但他也分析,政府人才培训需符合巿场需求,才能接地气。

观光旅馆公会认为,就壮世代就业面应该要有完整的配套措施,而非只有补助聘雇单位,否则中高龄的流动率降不下来,该公会认为,政府应该要做好二度就业的职前训练、确切提供中高龄者愿意、有能力从事的职缺,才能够妥适运用人力、降低高龄化社会所带来新的冲击与问题。